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宣传网>社会宣传
 
杭州这片“美丽河湖”竟藏着80万只“珍珠蚌”
2020-09-28 10:01

因为治水,企业签下对赌协议,这在拱墅区还是头一遭。

今年3月,坚信“治水有黄金”的石乃冬带着两只装满混合菌种的矿泉水瓶,找到拱墅区河道保护管理中心签下“军令状”:企业自带2000万元投资,不拿任何财政补贴,要求连续三年红旗河片区水质保持在III类以上,否则免费清场并得不到任何补偿。

对于这样近乎“苛刻”的要求,石乃冬的信心何来?

“秘密武器”加持“河蚌治水”

在红旗河片区的治水基地,石乃冬“一声令下”,河面上缓缓升起一排排白色的悬浮物,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你们看,我们的治水大军,就是这80万只河蚌!”

其实,“河蚌治水”的模式在浙江也不是第一次了。1只成年河蚌每天能过滤100多升水,可以24小时不间断滤食水中的藻类、浮游动物、有机碎屑等,作为调节河道水质的“得力帮手”,河蚌有着天然优势。此前,拱墅区河道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范能到各地走访取经,但发现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河蚌自身比较重,如果沉到淤泥里容易闷死,存活率不高,而一旦河蚌死亡,反而会对河道产生污染。

但是石乃冬带来了“秘密武器”——中科院认证的专利治水技术“智能生物链靶向治水”技术。“这项技术是模仿自然界水生态的自我修复功能,在水里建立一个稳定的纯生态食物链系统。”石乃冬介绍。

范能坦言,由于河床底部积存的淤泥影响河道水质和行洪,政府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财政经费清淤,“但其实河道底泥中的有机质是水体微生物菌类的营养来源,经菌类分解代谢后的无机盐可以被浮游植物藻类和水生植物吸收,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例如,水中浮游动物和鱼、虾、蚌、螺等水生动物吞食营养盐类、藻类、有机碎屑,动植物死亡后又可以被菌类分解,形成有效循环。

背后看到发展“水经济”的路子

在实际操作中,工作人员在红旗河片区5条河道共10公里的范围内,安装轨道支架,悬挂80万只淡水珍珠蚌,每只河蚌上都装着专属输送管道。这样一来,就如同安装了80万只小型生物过滤器。同时,抽取河底淤泥进行分析,选取有针对性的菌剂进行有效分解,扩培相应的有益菌、藻,通过智能生物链靶向治水控制系统,将营养物质从管道精准输送到每一只河蚌体内。加上河中配置的水生植物,配合定期投放合理数量的上中下层鱼类,丰富水体环境,河道生态循环系统就能得到完善。

如今,“智能生物链靶向治水”技术已初显成效——今年9月21日,曾经水质在V类水的拱墅区“红旗河片区”,顺利完成了今年杭州市的美丽河湖验收,且水质保持在III-IV类。记者了解到,当前杭州城市河道的水质,在“零直排”的前提下,大部分保持在IV类或V类,红旗河片区水质之所以能快速提升,80万只珍珠蚌功不可没。

光有“水生态”和“水环境”还不够,石乃冬之所以“瞄准”这片河道,背后也正是看到了发展“水经济”的路子——河底的淤泥减少了,水体变清了,河里的蚌和鱼也长大了。

“河蚌浑身都是宝,蚌壳可制作精美工艺品销往各大商场,蚌肉可生鲜配送至各大菜场、超市、餐馆或制成罐头,产出的珍珠或制成高档珠宝或磨粉入药,物尽其用。”石乃冬说。

在范能看来,“二两河蚌下去,二斤河蚌上来”,“河蚌治水”的经济效益颇为可观。此外,产出的经济效益可用于维持项目运行,后期还可以继续发展水产品加工厂、珍珠批发市场等落户拱墅,落实属地就业,增加地方税收。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黄冉 通讯员 郑颖 王志立 编辑:吴阳杰
 
动态信息 更多 >
· 浙江自贸试验区拓展区域杭州片区正式揭牌
· 浙江240名行业佼佼者竞争“振兴杯”入场券
· 拱墅:加强对建设完成但未移交道路的管理
· 浙江省代表团赴武汉学习考察 推动浙鄂交流合作更上一层楼
· 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在北京开幕
· 全国人大来杭调研残疾人事业法治建设工作
· 杭州推进医疗机构服务大提升
· 杭州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启动
· “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主题放映活动启动
· “杭州经验”亮相2020“喀山数字周”线上市长圆桌会议
绿水青山引鹭栖
助残直播间 托起就业梦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文化风情线”惊艳 ...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

浙ICP备07500146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