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全城向中心!沿着“最美公路”看余杭西部

2022-09-22 09:11:41

8月第一天,余杭区锚定目标,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回应130多万余杭人民的新期盼。

8月中旬,都市快报·橙柿互动推出《余杭:你的定位,远远不止城市新中心》系列报道,引发热议。

余杭区如何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

9月13日起,都市快报·橙柿互动再次聚焦余杭,联手政府、专家、市民、媒体代表“四手联弹”,一起探索余杭区从城西中心走向“城市中心”的一步一个脚印。

制图 高薇

杭州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后,余杭区政府驻地迁至未来科技城。作为余杭区的产业核心,未来科技城又叠加了行政中心,“中心位”愈加明显。

2021年,余杭区构建“1+5”山城协作联合体,未来科技城与瓶窑镇、径山镇、黄湖镇、鸬鸟镇、百丈镇组团协作。一年来,人才进村、农货进城、农民入企、产业落镇,余杭西部五镇越富越美。

全域建成杭州新中心,余杭区从未来科技城到西部乡镇,从科创高地到美丽乡村,全城协作,“全城向中心”。

今天,让我们沿着余杭区“最美公路”,去看看余杭西部五镇的产业、生态,感受余杭区“全城向中心”的城市力量。国庆假期将至,也不妨沿着这几条公路,游一游余杭西部。

漕雅线

这是“中国十大最美农村路”之一,起于径山镇漕桥村,终于鸬鸟镇雅城村。

鸬鸟镇的热闹,是被一只蜜梨带起来的。每年的盛夏,都是鸬鸟镇的蜜梨丰收季。2021年,镇上近9000亩的蜜梨栽培土地,产出了1.5万吨蜜梨,总产值突破2.8亿元,直接带动3600名农户增收致富。近三年,鸬鸟镇的旅游产值年均突破1亿元,年均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

漕雅线一路串起浙江省级森林公园山沟沟、国家4A级景区“江南第一漂”双溪漂流、千年古刹“江南五大禅院之首”径山寺等旅游景点。

零东线

这是一条镶嵌在山谷与竹林间的公路,串起黄湖镇青山村、赐璧村。

清波村在黄湖集镇中心,黄湖大溪休闲景观大道穿村而过,坐拥黄湖文化老街、郜村畈百亩猕猴桃园、清波望月琥珀粽文化产业园。琥珀粽,通体琥珀色,一年能卖出20多万只。

近年来,黄湖镇的特色农业,也在“农文旅”上谋起了发展。

沿着零东线,一路能到被称作“小九寨”的龙坞水库,形似月牙,竹林环绕。背靠水库的王位山里,还有一条“杭州城西最长的环形森林古道”。

路过青山村,记得打卡融设计图书馆。这个由村里废弃东坞礼堂改造而来的图书馆,现在是“中国首家传统手工艺图书馆”。

北苕溪—北塘路

这条公路在瓶窑镇,一边是无垠的稻田,一边是北湖草荡湿地。秋天一到,草荡里的芦苇渐渐泛黄,长出洁白的芦花,好似误入仙境。

瓶窑镇的大观山水蜜桃,名声在外。

2021年,瓶窑镇水蜜桃总产值达3300万元,实现农民增收370多万元。窑北村的福山家庭农场,早已是集观光、采摘、露营、团建、亲子游等多业态于一体的乡村乐园。

来瓶窑镇,可以逛逛瓶窑老街、十八井十八弄。还可以去良渚遗址公园,新晋大热打卡点——杭州国家版本馆,也在瓶窑。

溪六线

溪六线在百丈镇溪口村,全长2公里,横穿竹乡。

百丈镇有林下经济基地400多亩、竹产业提升示范基地298亩、毛竹现代园区1个,其重点打造的好竹意小镇,漫山遍野都是竹林。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百丈人办起了农家乐、民宿行业,日子越过越好。目前,镇上的农家乐、民宿已经超过150家。

来到百丈,可以走走平天堂森林古道。古道起于罗窑坞,止于九东山,全长8公里。

百丈有“三千”,除了千年古道杭宣古道、千年古关独松关,还有千年古寺——釜托寺。

茶中线

公路在径山镇西山村,两旁松林茂盛,茶树碧绿连绵。

径山人爱茶,茶产业,是径山镇的主导产业之一。这里有茶园21442亩,产值约4.2亿元。径山镇里的径山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以茶为生,径山茶,也成了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来到径山,可置身于竹海,品一杯径山茶,或逛一逛径山花海,住一晚径山民宿,与农家为邻,满是田园乐趣。

余杭西部,如何“向中心”?

西部地区,是余杭未来的发展腹地,资源禀赋独特,如数家珍,有山有水有景有人,家底殷实。

余杭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建设杭州新中心,补齐区域发展差距是余杭重要任务之一。

2021年,余杭启动西部富美计划,一年的成效,直接体现在居民鼓起来的钱袋子上。过去一年,西部五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6045元、增长9.35%,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12亿元、增长26%。

目前,西部五镇已经落户包括小电科技、泰熙生物、南腾泵业等52个项目。今年,余杭还将继续实施西部富美建设类项目129个,包括大径山·绿创中心、“G235”科创绿廊、北湖草荡湿地“绿芯”等。

产业+生态

余杭西部大有可为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区域文化与经济研究院院长、杭州市委市政府咨询委委员周少雄:

余杭西部,可谓“都市第一绿谷”。如何立足“数字杭州、共富示范”的发展大局,发挥绿色长处?

1.聚人才——科学规划,引入院士工作站、教授工作室、国家实验室基地等人才平台,配套升级服务链条、基础设施与人才政策,将“都市绿谷”打造成“人才绿谷”。

2.引项目——推进传统种植业、旅游业包括农家乐等产业快速转型升级,积极引进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生物医药等项目。数字、医药、文创等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要求很高,余杭西部恰好有这方面的优势。产业和生态两者结合,大有可为。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周辰璐 林建安 通讯员 徐颖 沈萍 钟玉良 编辑:陈俊男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