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西湖品牌” 迈向“建筑强区”
建成杭州首个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培育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和示范基地、自主研发工业化技术成果……随着装配式建筑推进力度不断加大,西湖区建筑业转型升级走上了科学、良性发展的轨道,形成了产业规模稳步壮大、优质企业加快培育、品质工程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有力支撑了城市建设、保障了民生事业、改善了生态环境。
“作为建筑业强区,我们高度重视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务实出台政策措施、建立高效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工程落地,从而带动建筑业全产业链向绿色化、工业化、智慧化方向发展。”西湖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打造一流的建筑业强区,培育一流的建筑业企业,建设一流的建筑工程,奋力推动西湖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西湖区已完成新开工装配式建筑39个,建筑面积303.8万平方米,相当于47.5个西湖湖面面积,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的117%;已完成新开工装配式住宅10个,建筑面积106.3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的101%;已完成新开工钢结构装配式住宅1.63万平方米。
政策与服务携手 推广“搭积木造房”提升建筑品质
当前,各行各业都在向现代化转型,建筑业转型升级亦是必然趋势。西湖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2014年国务院出台《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将推动建筑工业化列为十大主要任务之一,西湖区便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想法付诸到了实际行动中。
近年来,西湖区通过在加强部门联动、强化设计先导、创建示范项目等方面建章立制,实现了装配式建筑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目前,杭州对西湖区新建建筑项目的政策‘硬杠杠’就是,辖区内在出让或划拨土地环节落实装配式建造比例100%。”
瞄准100%装配式建筑这一目标,西湖区打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
通过成立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特别是在土地出让划拨、设计审批、许可证核发、现场监管等环节,严格落实装配式建造要求,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慢慢从“摸着石头过河”变成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以全程监管为抓手,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品质进一步得到了保障。
2022年4月起,西湖区对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及竣工验收装配式建筑项目,全面落实开展设计阶段预评估及竣工阶段评价表格填报工作,确保项目竣工验收阶段按照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实施。同时,积极推广应用浙江省建筑工业化监管信息平台,安排专人实时跟踪新开工装配式项目进展情况,落实健全西湖区装配式建筑项目全过程监管体系。
以政府服务为主线,建设单位对装配式建筑的接受率越来越高。
“装配式建筑的持续扩面需要建设单位实施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市场主体能动性的激发。”西湖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相关部门之间建立了推进建筑工业化工作组织协调机制,每季度召开协调会议一次,邀请项目建设单位参加,分析各项工作进展,掌握项目建设进度,沟通协调存在问题,并给予相应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西湖区建设行业协会还积极组织区属企业参观新型建筑工业化基地、项目,鼓励企业参加装配式建筑相关培训,提高区属企业的认识高度和专业水平;协助有项目的企业抓好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对施工中存在的疑点难点及时协助联系专家予以指导。
奖励政策方面,西湖区更是拿出“真金白银”支持。2020年9月,西湖区出台了《西湖区新型建筑工业化专项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近三年拨付工业化奖补资金累计达1069.77万元,其中2020年拨付330万元,2021年拨付265万元,2022年拨付474.77万元,包含近三年市级奖补资金124.84万元,用以支持和激励全区的建筑工业化工作,为推广装配式建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接下来,西湖区还将以建设行业协会为平台全面开展教育培训、学习交流、互动对接等工作,不断提升企业新型建筑工业化工作水平,推动“要我建”转变为“我要建”。
创新与发展共进 多个“国家级示范”引领行业发展
得益于政府政策和服务模式的创新,西湖区装配式建筑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紫金准乾科研用房B1楼项目、转塘单元G-R21-22地块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三墩单元XH0306-M1-52地块新制造业用房项目、葛衙庄村农转居公寓工程二期项目……从公共建筑到居民住宅,西湖区打造了一批极具代表性的、引领示范性的装配式建筑项目。
紫金准乾科研用房B1楼项目是2019年住建部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国家AAA级装配式建筑兼三星绿色建筑,预制率高达85%,装配率96.8%。
“这个项目亮点之一在于结构型钢混凝土柱与蜂窝梁均在工厂加工成型,现场仅需吊装拼接。共享大厅的外立面采用了工业化4.0智能建造,外侧穿孔铝板采用计算机像素化模拟,机械臂切割,以竹林画卷为基础,不同的色彩数据对应不同的外翻角度,最终呈现‘万竿绿竹影参天’的效果。”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杭州首个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转塘单元G-R21-22地块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是杭州市建委和西湖区着力推进的建筑工业化试点示范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集成体系。该体系建造工期与现浇体系的综合全面对比,每层可节省工期7.5天,总工期缩短约25%,同比预制PC(混凝土预制) 体系每层节省约3天。
三墩单元XH0306-M1-52地块新制造业用房项目中大量应用了PC板和PC楼梯,预制构件在生产台模及生产线进行,减少了现场支模浇筑等工序,同时也保证了施工质量;葛衙庄村农转居公寓工程二期项目采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建造方式,PC预制构件形式有预制叠合板、预制楼梯,预制率约为23%……
这些装配式建筑映射出西湖区推进装配式建筑不同时期的“进阶”,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截至目前,西湖区共有国家AAA级装配式示范项目1个、省级装配式示范项目2个。
随着项目高质量落地,西湖区还全力推动技术先进成熟的示范产业基地建设,满足本地区装配式建筑建设所需,从而提升本地区建筑业整体发展水平。一大批本土企业也开始崭露头角,纷纷走出杭州、走向全国,甚至竞技世界舞台。
例如,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全国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浙江省第一批建筑工业化示范企业,通过项目实践、技术创新,拥有一定数量的工业化相关技术成果。“我们自主研发的工业化建筑项目管理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已在65个项目中推广使用,管理构件总数64068个,单位207家,人员992人,运输车辆199辆。”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我区现在共有国家级装配式示范基地3家,分别是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还有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6家省级示范企业。”西湖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发挥示范企业的导向作用,不断促进新型建筑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 把握“市场大环境”完善产业结构
作为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装配式建筑在节约资源能源、缩短施工时间等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发展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载体。西湖区装配式建筑各项指标位列全市前列,但建筑行业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推广存在难度,主要是因为整体市场成熟度不高,在专业人才培养、产品研发方面不足,还未形成完整的产业供应链。在装配化装修方面,虽然拥有装配化装修经验的企业,但项目多在杭州市外,区里项目少。”根据近些年来的经验总结,西湖区装配式建筑将在产业融合、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
产业融合上,加快完善装配式产业结构,推动预制构件市场标准化,加强与浙江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联系,着力打造一批优质的产品供应链;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装配化装修经验的施工企业,为西湖区推广装配化装修提供扎实基础。
人才培养上,以会议研讨、现场观摩等方式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五方责任主体、生产企业开展学习,并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培训、技术引进等工作,为西湖区建筑业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提供有力保障。
科研创新上,积极引导辖区企业继续响应号召,帮助企业在论文课题、标准编制、专利发明、技能比赛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装配式建筑势在必行,这既是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杭州新旧动能转换的具体实践。“尤其是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推广上,我区处于起步阶段,依然需要梳理总结钢结构住宅开发、设计、生产、施工、验收及运维等各环节的好的做法和经验,逐年提高钢结构建筑实施范围和比例。”西湖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西湖区将继续以杭州市装配式建筑工作要点为主线,以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和绿色发展为主题,严格落实新型建筑工业化目标任务,逐步推进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工作,扎实推进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