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联盟走亲”: 走出文化礼堂效能提升新路子
余杭区文化走亲工作于2009年正式开展,2013年与文化礼堂建设相结合,向文化礼堂延伸,2016年成为全市唯一的文化礼堂走亲试点区。从2020年起,余杭区以“礼堂联盟”为载体,创新举措,打造以“联盟结亲、文化走亲”为核心的文化礼堂走亲“2.0”模式,构建“资源共享、队伍共建、活动共办、走亲互动”的农村文化交流新格局。2021年,获评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示范区。2022年,杭州市文礼办总结推广余杭区开展联盟走亲的经验做法,发文推进“精神共富”文化礼堂联盟建设工作,“礼堂联盟 文化走亲”机制获评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赋能共同富裕引领计划首批项目。
联动抱团 资源共享
01
缔结三级礼堂联盟,文化结亲联起来
构建“村村联盟、片区联盟、特色联盟”三级礼堂联盟,村村联盟以各村文化礼堂为基础单位,以各镇街的高星级文化礼堂为核心,星级村带新建村,实现资源共享、队伍共建、活动共办。片区联盟以区域为基础,以镇街为单位,结成“未来礼堂、兴盛礼堂、富美礼堂”三大片区联盟。特色联盟打破地域限制,由村落类型、文化属性、品牌特色相近的礼堂结盟,打造红色记忆、禹上稻香、径山问茶、年年有余(渔)等12个特色礼堂联盟。通过三级联盟体系,实现文化交融、产业互动、要素互通。
02
建立四大保障机制,文化走亲动起来
健全运行机制,推出十条联盟公约,形成“盟主当家,全员参与,协同互助”的联盟运行机制。完善考核机制,要求各文化礼堂排练精品节目,组建文体队伍,固定开展联盟走亲,全区形成12张镇街节目单,并纳入全区文化兴盛考核。建立保障机制,村村联盟走亲活动资金在当年文化礼堂补助资金中列支,镇街及片区联盟走亲活动资金在宣传文化资金予以重点保障;全面保障“一辆车、一盒饭、一瓶水、一定补贴”政策落地。拓宽参与机制,让学校、企业、乡贤等充分参与进来,构建政府主导、联盟主体、社会协同的全社会参与机制。
03
拓展八类走亲形式,基层文化火起来
培育发展“本地队伍、本地题材、本地技艺”文艺精品,借助“相约周末”、“美丽洲”大舞台等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活动,为联盟走亲提供展示平台。联盟走亲的内容从以往基本以文艺演出为主拓展到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八个门类,包括文艺演出、礼仪活动、非遗文化、体育比赛、乡村故事、理论宣讲、产业交流、其他特色走亲(书画交流、志愿服务等)。在联盟走亲中互学互鉴、互促共进,带动农村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案例分析
“联盟走亲”模式,其优势在于从空间、人才、活动、效能等四个方面大力提升了文化礼堂建设水平,构建起乡村群众的“礼堂家”。
一是场地共享,实现文化“空间+”。“联盟走亲”模式,有效改善了农村文化设施短缺问题。通过场地设施共建共享,一方面改变了以往因场地空间限制而无法开展一些活动的现状,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公共文化设施和利用率问题。余杭区目前农村文化礼堂总面积9.28万平方米,加上其他的农村文化设施的共享,建立起以区域文化礼堂为中心,其他文体场所有效补充的文化设施布局,实现了文化礼堂联盟范围内多堂多点空间共享的品质文化圈。
二是队伍共育,带动文化“人才+”。由于村里的年青人大多外出创业,乡村文化建设最大的短板是人才的匮乏,包括文艺骨干、文化活动策划人才和文化队伍的缺乏。“联盟走亲”模式能充分发挥文化人才“1+1>2”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已有人才的效能,有利于文化队伍的组建和建强。目前全区有文艺团队1074支,其中获评一级、二级、三级团队共74支。同时,积极引入企业、高校、公益组织、非遗传承人、乡贤等力量,通过村校合作、村企共建等途径,极大地充实了乡村的人才资源,给乡村文化振兴带来新的活力。
三是走亲共办,促进文化“活动+”。礼堂建成之初,文化礼堂往往会热闹一阵子。但时间一长,翻来覆去老是村里那几个节目,那几张脸,大家产生倦怠,文化礼堂也渐渐冷下来。“联盟走亲”激发了农村群众参与热情,能够破解这个问题。余杭区拓展联盟走亲形式,积极开展文艺演出、礼仪活动、理论宣讲、产业交流等8大门类走亲活动。2022年全区104个文化礼堂开展文化活动14000多场次,每个文化礼堂活动从2013年平均每月1.8场次发展到现在10次以上,极大的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文化礼堂真正成为老百姓放下筷子就想去的地方。
四是品牌共创,推进礼堂“效能+”。联盟走亲改变了文化供给主要靠配送的模式,带来了参与人数、活动数量的增加和活动质量的提高,大大提升了文化礼堂的使用效能。如我区率先以联盟走亲的形式开展“云上村晚”,2022年区级和镇街级13台村晚观看量超100万人次,今年仅区级村晚在线观看人数历史性突破28万人次,多台村晚被央视、浙江卫视和学习强国报道。文化礼堂的活跃也助力了乡村振兴,如余杭街道“禹上稻香”特色联盟围绕“稻香”文化,共同策划开展开镰节、长桌宴、稻田婚礼、稻田音乐节等文化体验活动,拓展了农产品销路,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助推村集体收入近5年增长1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