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高中生讲解员 带中外观众走进敦煌
最近,杭州有一场关于敦煌的主题展览特别火。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的“文明大观——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吸引了数万观众前来观展,哪怕是工作日,也依旧人潮涌动。
这几天随着大展“出圈”的,还有一位志愿者。许多人或许刷到过这样一条视频:一位身穿志愿者背心的短发女生,正用流利的英语讲解敦煌展品背后的故事。她发音标准,表达流畅,大方自信,令人眼前一亮。
如果她是专业讲解,或是相关专业的学生,那这一幕并不稀奇。可一问她的年纪,许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这个姑娘儿,‘到门’(杭州方言‘厉害’)的!”
负责中文讲解的她,主动要求担当英文讲解员
上午10点25分,杨可非准时出现在丝绸博物馆的服装厅大厅。还是那件咖啡色志愿者背心,左肩挂着麦克风喇叭,看见越聚越多等候听讲解的观众,她会害羞地低下头。杨可非是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今年17岁,这是她成为讲解志愿者的第14天。
讲解开始,她挥手示意观众们跟随她前行。“在我们左手边的是阳关,右手边是玉门关。这两关大家都在古诗里念到过,它们也是丝绸之路上最有名的关隘。”这个上午,她排到的是中文讲解的班次。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杨可非带领观众穿梭于展厅之中,深入浅出讲解每一件重点文物背后的故事和蕴含的意义。
起初展览并没有安排英文讲解。后来,杨可非发现观众中有不少外国友人,听语速飞快的中文相当吃力,于是她向博物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意见,并主动要求担当英文讲解员。
她英语底子好,反应又快。几次讲解下来,杨可非就摸索出了一些经验。“老实说,英文和中文的讲解区别特别大。许多诗词我们熟记于心,但直译给外国人效果不好,所以我专门挑了一些故事性强的内容讲给外国观众听。”她说,“我发现用故事的形式讲敦煌,特别能打动他们。”
为了做志愿者,她走进了一扇叫“敦煌”的门
无论是观众,还是同为志愿者的大学生哥哥姐姐,都觉得杨可非十分成熟老练。但平时,哥哥姐姐们又喜欢叫她“可可”,这个小名听上去蛮可爱的。
正是这样的反差,让许多人得知杨可非的年龄后,都对她刮目相看。
可话说回来,一位才刚读完高二的学生,怎么会成为敦煌展出的志愿讲解员呢?
原来,去年暑假杨可非独自跑到丝绸博物馆,自报家门希望来馆里做一名志愿者。可那会儿博物馆没什么展出,工作人员见她这么热情,就问有没有兴趣在博物馆内的儿童馆教英语,杨可非立马答应了下来。转眼到了今年暑假,博物馆工作人员提前和她打招呼:“今年我们有个特别好的敦煌展。”于是,她就来了。
策展方和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杨可非,要做这场展出的讲解志愿者,需要有敦煌相关的知识储备。
说干就干,她先听了专家讲解的两场导览,又在网上反复看与敦煌展相关的解说视频,笔记都记了好多,没事就掏出来看看。在家的时候,她又继续恶补敦煌的相关知识。这场展出之外,还有一个更广阔无垠的敦煌世界值得去发现。
后来,杨可非为策展方和博物馆工作人员做了一场讲解。这算是对讲解志愿者们的一次上岗前测试,她的表现征服了在场所有人。
就这样,在一群大学生中间,出现了一位个头不高,文文静静,喜欢金州勇士队库里的高中生志愿者。这位年纪最小的志愿者妹妹,也是最优秀的讲解员之一。
从另一个角度讲,敦煌文化也因此多了一位年轻的忠实爱好者。
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不停学习才不会落后
这半个月,杨可非已经讲解了7场中文讲解和3场英文讲解。随着展览名气越来越大,观展人数也水涨船高。人数最多的一场是在上个周末,近百号人跟着这位17岁姑娘的脚步,听着她的解说,让眼睛和心灵来了场敦煌游,其中还有来自中东和欧洲的外国友人。
杨可非也一直在进步。许多观众在听完她的讲解完后,会提出一些跟敦煌相关的问题,碰到自己答不出来的,她会感到特别难为情。也就在这不经意间,她又提高了自己的讲解水平。
志愿者讲解频次其实不算密集,每位志愿者上午最多讲一场,像杨可非这样的双语能手,偶尔会下午多安排一场。讲解之外,剩下的时间她都做些什么呢?
“当然是做作业啊!”她告诉记者,“我们暑假作业不少的!”空闲下来,她就会跑去丝绸博物馆里的晓风书屋,或是志愿者专门休息的办公室,静下心复习功课。这段日子里,她基本上每天都泡在博物馆。
闲聊时,她还和记者讲了许多。她爸爸喜欢看美剧,耳濡目染之余,她六岁开始系统性学习英语。再加上自己对语言感兴趣,这就练就了她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
即便如此,这位17岁的女生始终都很谦虚。她说自己从敦煌展中学到很重要一点,就是高手永远都藏在身边,自己绝不能骄傲,要继续保持学习。
对于讲解志愿者的工作,杨可非会一直坚持到展览闭幕那天。如果你之后要观展,说不定会和她偶遇。
杨可非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大家眼里“别人家的孩子”。一位带着孩子来观展的家长和记者感慨,“现在的孩子,英语好不稀奇,了解知识多也不稀奇。可放假期间愿意做志愿者服务大家的孩子,印象中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