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促发展 久久为功做示范 在余杭遇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产业和融
2022年,余杭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5万元,城乡收入比值下降到1.55,走在省市前列。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的背后,是余杭农村产业的不断壮大,是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
杭苕溪畔的永安村,大多数土地属于永久性农田保护区。在农村职业经理人刘松及其团队运营下,村子跳出原先水稻生产单一功能,创建智慧大脑、数字认养、智慧游览等板块,实现数字化全产业链发展。
原先默默无闻的永安村,成了浙江农业领域的明星村:从2020年到2022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基本实现连续3年翻番,村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永安村还与第三方公司成立“千村运营公司”,对外输出模式,已在全国运营项目5个,实现了乡村运营领域的“地瓜经济”发展。
2019年,余杭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职业经理人招聘,开启了区内乡村专业化运营的序幕。目前,余杭已入职农村职业经理人22人,他们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生力军。今年8月,余杭又启动招聘8名农村职业经理人。
作为数字经济强区,余杭持续推动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从之江实验室出来创业的董剑峰,与合伙人一起在余杭创办了山行(浙江)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并在瓶窑打造了省级“未来农场”——彭公数字农场,通过数字化赋能初步实现了轻劳力、工厂化、精准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董剑峰说,之所以将公司总部放在余杭,是因为这里有着良好的营商环境。以余杭总部为支撑,山行科技整合全球先进设施农业技术,结合中国环境特点,在全国各地布局现代化农场。
近年来,为助力三农领域人才更好地创新创业,余杭也先后制定出台富村惠农20条、强村兴业富农30条、“三农”改革20条、“人才振兴10条”和支持强村公司发展政策,不断加大要素保障。
作为全省创新高地,余杭的人才总量已超37万。得益于蓬勃的产业生态、良好的营商环境,人才“用脚投票”余杭的趋势正在加快。农村领域,亦是如此。
余杭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牢记嘱托,实施数智农业“百村共兴”、美丽乡村“百村共美”、强村富民“百村共富”、文明和谐“百村共治”、城乡融合“百村共享”的五个“百村”工程,启航“千万工程”新征程,奋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余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