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毫米钨钢丝上刻出40余字“亚运祝福” 这里“藏”着萧山微雕大师 于毫厘之间的“体育精神”

2023-09-20 08:45:48

亚运来了,“心心相融,@未来”巨幅海报你一定见过不少,但“藏”在毫米之内的“亚运祝福”,你见过吗?

最近,记者在萧山区江寺公园天石微雕艺术馆内见到这幅宽仅0.8毫米,微字宽度仅0.4毫米的微雕作品。在高倍放大镜下,“心心相融,@未来”等40余个字,一笔一画,纤毫毕现。

其作者正是曾在巴塞罗那奥运会、悉尼奥运会、北京奥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期间创作多项艺术精品的萧山微雕大师冯耀忠。“家门口的亚运会意义非凡,希望用微雕艺术精品向运动员们表达敬佩与祝福。”他说。

一项“为难自己”的绝活手艺

微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种手工艺品,历来被称为“绝技”。但冯耀忠把这门“绝技”称为“为难自己的活”。

1990年,冯耀忠第一次观赏微雕作品,便与微雕艺术结下了缘分。此后33年,他不断在毫厘之间挑战自我,目前已拥有20项世界纪录。冯耀忠说,他的微雕作品中,既有世界上最小最软的一件,也有单件材料纯粹微雕艺术品最大件,即《佛牙》(该作品展开长度1.5米,总字数为129200字,共刻有28部佛经,历时3年半制成)。如今,亚运会要在自己的家门口举办,他想,必须挑战自己——向最硬的雕材挑战,破自己的纪录。

种种成就,并非侥幸拾得,而是冯耀忠用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的。在他的印象里,最难熬的是闷热的夏天,紧闭门窗、不开电扇是常态,为的是不让一丝微风吹掉工作台上的细微材料。

而这次挑战钨钢微雕,冯耀忠坦言同样“吃尽苦头”。

钨钢的硬度是9.5级,算是雕材中最硬的材料。在雕刻过程中,刻刀与钨钢“硬碰硬”,磨损不可避免,而微雕又必须用足够尖锐的刻刀。因此,常常是刻两个字,就得报废一把刻刀。他粗略统计过,仅这幅作品就报废了30多把刻刀。

而杭州亚运口号里的“@”也着实难住了冯耀忠。虽有30多年的雕刻经验,但这是他第一次雕刻非文字作品,“刻圆弧是整个作品里最难的环节,报废了不少作品呢。”

很多人认为微雕是个眼力活儿,其实不然。“微雕完全凭感觉,一切都在心里。”冯耀忠说,最“遭罪”的其实是手和颈椎。常年伏案,他的脊椎开始侧弯,手也经常抽筋。“为了缓解手抽筋,这几个月我捏坏了几十个核桃。”冯耀忠指着桌旁的一堆核桃壳说。

“小是技术,好才是艺术。”在他看来,作品里的一刀一刻皆注入智慧、汗水和精湛的技艺。经过了500多个日夜的投入,这份“亚运祝福”终于瓜熟蒂落。

一种毫厘之间的“体育精神”

这不是冯耀忠第一次“为难”自己。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他首创汗毛微雕,在0.03毫米的汗毛上刻下了“为国争光”四字;2000年悉尼奥运会,他在0.05平方毫米的印石上雕刻出了“世界上最小的印章”,该印章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在奥运火炬的顶端口上微雕出4286个汉字,记录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中国运动员、获奖项目和成绩。

回顾冯耀忠的作品,始终有一条“主线”,那就是国际体育赛事。“微雕创作和竞技体育一样,需要不断超越极限、永不止步。”冯耀忠说。如今,除了勇攀艺术高峰,他还坚持公益,以杭州天石微雕艺术馆为阵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微雕艺术人才。此外,微雕艺术馆还经常举办公益讲座,为络绎不绝的来访者讲解,传播微雕知识和中华文化。

亚运来了,他也有一个小心愿,希望可以把这幅作品放到亚运场馆,让更多人见证这份毫厘间的“体育精神”。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郭燕 金婷婷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