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大运河 扬帆迈入产城融合新时代
人才活动
西安交大“双中心”揭牌
超山梅花
行走大运河 李忠/摄
第二届中国大运河古镇发展研讨会
丁山湖
塘栖古镇广济桥 李盛韬/摄
悠悠运河贯古今,千年文脉焕新生。大运河畔的临平,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闪耀至今。如何推动城市化建设与大运河保护共生共融?时间回溯至两年前,2021年10月挂牌成立的临平区大运河科创城开始书写答案。
彼时蓝图已绘制,以“大运河文化”为引领,“生态发展”为驱动,“招商引智”为支撑,承载临平区“西优”发展线路的发展目标。两年征程,大运河科创城凝聚起生态美,展现出文化力,形成产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激活释放城市发展动能,为临平发展续写新辉煌。
两年时光,如何以产业格局夯实城市未来之基?如何以生态底色绘制家园风貌?如何以深厚文脉滋养一方人民?
产业加速,风起扬帆正当时
10月30日,大运河科创城首个科创园区——启航创新创业中心正式启用,54410平方米的产业空间,迎来了六和桥创投、诸葛科技等一众企业签约入驻。
成立两周年之际再“启航”,大运河科创城在迈向未来的同时,也叩响了产业之问。在这片创新创业沃土上,究竟要培育出什么样的产业力量?又有哪些企业,与临平大运河发展相“适配”?对于这道双向选择题,大运河科创城有其清晰定位,也以亮眼成绩作出回应。
从布局来看,在临平制造工业的老底子上,大运河科创城规划出一片广袤的产业新地。南有陆家桥园区都市型创新创业区块,全力打造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优质平台;北有张家墩园区打造数字文化与总部产业园,形成办公研发一体化的创新产业空间载体,未来将形成优势互补的高新产业格局。
从数据来看,大运河科创城投资步伐稳健,企业力量不断涌入,双招双引赋能创新发展。仅今年上半年,大运河科创城已完成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15个,招引亿元以上项目6个,复评和新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4家。
产业站台,企业唱戏。两年来,在招商引才、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相继抛出“橄榄枝”后,大运河科创城与入驻企业也来了一次次双向奔赴。
清大文产杭州数字研究院是最早一批落户大运河科创城的企业,以数字文化产业为核心,链接京杭数字文化产业资源,并曾在七夕节上利用数字IP形象发布,结合线下互动及线上体验,创造全民参与的数字热潮。
筑巢引雁归,聚才兴未来。当前,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者选择大运河科创城。半年度数据显示,大运河科创城已通过区高层次人才项目评审14个,新认定市A-E人才71名,新引进首次来杭青年大学生1679名,产业之兴与人才之兴得以相辅相成。
未来,以“招商+引智”为支撑,大运河科创城着力构建产业平台发展动力,将重点招引智能制造、数字文化、专精特新、农文旅、大健康等产业优质项目,力争在龙头优质项目、头部链主企业招引方面实现突破。
“随着启航创新创业中心的成立,相信更多高生态价值的人才和产业将在此汇聚。”大运河科创城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重点推进陆家桥、张家墩等园区有机更新,拓宽双招双引路径与渠道,多元招商、多措引才,打造区域型“腾笼换鸟”成功示范。
就在近日,投资12.8亿的望梅高架北延项目“一锤定音”,未来在“两横两纵”交通格局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增强交通区位优势。随着一系列政策的推进,产业加速的风潮吹向了大运河,风起扬帆、欣欣向荣的景象已然浮现。
只此青绿,梅花时节又逢君
运河迤逦夺天工,北国江南一脉通。美丽运河犹如一块磁石,一端牵引着创新人才,另一端也天然地吸引着游人。千年风华在此沉淀,随即开启一场city walk如何?
就在不久前,临平“千年运河·水乡风情”共富风貌游线入选杭州市2023年首批共富风貌游线。参观1986文创园,漫行运河绿道,打卡塘栖古镇,寻访超山野趣……这条为游客深度探寻大运河而设计的游线,不仅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创意灵感,也为大运河沿岸的发展带来了更多“青春活力”。
2021年底,大运河科创城成立时,相关的规划探讨随之而来:作为一个“新生”的产业平台该如何发力?大运河科创城认为,要破局发展,就要发挥出生态潜力,造福于民。
围绕盘活资源、充分释放绿色效益潜能,大运河科创城在29公里的大运河临平段绿道中书写绿意。在管委会的精心部署下,建设涉及崇贤、塘栖、东湖、运河四个镇街的绿道,推进沿线低效码头、企业征迁工作,结合地方特色建设打造六大节点公园。这不仅将运河畔的绿色节点一一打通,亭台楼阁、花草小品、田园风光一应俱全,还有机融入藕文化、鸭兰村红色文化、塘栖枇杷节等元素,使“西优”发展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这条沁润生态之美的绿道,还在“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走、青年人才骑行等众多活动中,为人们种下“绿色”理念,并随之流动与传播。
今年3月,“超山-丁山湖”综合保护工程启动。保护工程实施范围以超山景区9.06平方公里及丁山湖区域为主,将进一步提升景区及周边交通、整治水系河道、美丽乡村,山湖合璧,打造杭北文旅新地标。预计在明年梅花盛开时节,焕然一新的超山景区就将与市民朋友再次“相见”。
在大运河科创城的未来规划里,“超山-丁山湖”综合保护工程成为文化赋能、做优生态的良好契机,未来还将进一步擦亮“名山名湖名镇”特色文旅地标,以一山两湖(超山、白塔漾、丁山湖)为蓝绿基底,形成多层次蓝绿空间系统,建设杭州北部后花园,共创大城北美好都市新空间。
只此青绿迎客来,梅花时节又逢君,这是“超山-丁山湖”工程与游客们的约定,也是大运河科创城生态建设的美好画卷。
千年文脉,流向寻常百姓家
一幅生态画卷徐徐展开,一条千年文脉逐渐显现。如何将大运河文化串珠成链,又如何在文化中注入科技、创新力量,令其在新时代焕发光彩、持续进化?
日前,一张大运河科创城绘制的地图在网上走红。该图为临平区首张文化遗产专题地图,以临平山水格局为依托,通过AR数字技术将沿线人文、地理、景观融为一体,让众多体验者在“游览”中感受历史和文化的鲜活。
两年来,像这样基于“文化+”的活化、再生,在临平大运河畔还能看到不少。
“爱上大运河”活动贯通南北,带动临平米塑、超山点茶等非遗文化跨时空与人们相见,通过H5实现线上100万人共参与;“‘艺’起迎亚运”活动征集260余幅字画,带动120多组家庭以泥塑、拓印等形式创新艺术;还有超山梅花节、古镇年味节、非遗文化周等文旅融合形式。文化惠民、与民共享,人们齐参与、共创作,在可观可感可互动的多种维度中留下人文印记。
此外,科创城进一步携手专家学者搭建文化智库,与西泠印社、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等开展战略合作,共探区域内宋韵文化、金石文化、运河文化的发展之路。一张让文化“活”起来的《大运河(临平段)文化遗产地图》,便是借智借力的成果之一。
今年,在第二届中国大运河古镇发展研讨会上,沿线八省市古镇代表与中国美院国家造型艺术实验示范中心签署《大运河研学游线倡议书》。美院教授胡惠君认为,游线要与当地的古镇文化相融合,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朋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古镇文化。
可以预见,今后大运河这一股鲜活的文脉必然“流向寻常百姓家”,在文化之水的流淌下,人人都沁润其中,传唱演绎大运河的故事,也激活了新流。
城市之和谐,在于各顺其时、万物生长。如今,山湖合璧,人文荟萃,产业焕新,生态之美承载文化基因,人文底蕴写满产业故事,大运河畔产城融合、和谐共荣。
城市之魅力,在于包容并蓄,海纳百川。眼下,高新技术与大运河碰撞融合出新业态,创业青年从老底子里汲取创意,古今贯通,新旧相生,共抵达美好都市的新未来。
城市之希望,在于优势凸显、高光来临。当前,“启航”吹响产业号角,两年积淀蓄势待发,未来将迎来运河文化、产业增长的黄金时代。
未来已来,邀君共鉴。
本版图片由临平区大运河科创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