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全力打造数字自贸先行示范区
开栏语
2020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浙江自贸区扩区方案,杭州正式纳入国家自贸试验区版图。同年9月24日,浙江自贸区杭州片区挂牌建设。设立3年来,杭州锚定打造数字自贸区,聚焦数字贸易全产业链推进制度型开放,一项项全国首创形成了一系列集成式创新成果,一个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全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即日起,本报开设《浙江自贸区杭州片区三周岁了》专栏,全面呈现3年来杭州推进数字自贸区建设的发展成效。
本报讯 (记者 刘伟 通讯员 张俊)近日,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对首批12个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量化考核,浙江自贸区杭州片区滨江区块的物联网产业园荣获优秀,综合得分位列全国第一,相关经验作为首批创新案例向全国推广。这是浙江自贸试验区杭州片区滨江区块打造数字自贸区先行示范区的最新成果。昨天,滨江区召开“奋战60天 夺取全年胜”动员部署暨数字自贸区建设推进大会,发布了浙江自贸区扩区以来滨江数字自贸区建设成果。
3年来,滨江区块累计新设企业超1.8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超30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超2200亿元,税收超820亿元,跨境支付交易规模突破9000亿元,形成制度创新案例75项,国家级出口基地数量占全省的一半。
作为杭州片区的三大区块之一,扩区以来,滨江区块发挥数字经济特色产业优势,聚焦数字自贸加快制度创新集成改革,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和数字变革策源地。
滨江区块高起点规划建设“中国数谷”。揭牌了杭州数据交易所,深耕数据要素流通,探索数据交易所业务模式创新;首发“数据合规流通数字证书”,明确数据产权和交易条件,降低企业数据合规、验证和交易过程记录存证成本;成立“‘中国数谷’数据产业发展联盟”,出台《“中国数谷”数商企业认定标准及引育政策方向》。通过3-5年努力,滨江区块将全面激活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的数据要素潜能,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据要素交易流通集聚地、数据要素服务生态样板区、应用场景示范区和要素治理创新引领区。
同时,滨江区块数据资产改革全国引领。落地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杭州国际数字交易中心,发布全国首个数据知识产权质押团体标准、全省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地方标准,发行全国首单包含数据知识产权要素的证券化产品。数据交易额突破15亿元,帮助7家企业实现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000万元,让数据“知产”变“资产”。
3年来,自贸试验区的集成创新活力正加速释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打造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入选2023年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示范最佳案例,深化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改革等两项经验入选第七批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之江一号”AI表演动画平台、“版钉”数字文化版权保护平台获评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第二批创新实践案例;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成立中国-新西兰中医药中心。
在自贸试验区带动下,今年1-9月,滨江区数字服务贸易额达569亿元,全省占比30.2%,同比增长32%,居全省各区县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