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进礼堂 “青”心共振展活力

2023-11-06 08:44:10

为进一步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更好地发挥当代大学生为基层服务的作用,近日,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经济与统计学院“‘青’心共振”服务团队联合桐庐县彰坞村文化礼堂,为乡村的老人和孩童们组织开展了“强体魄 扬非遗”的系列活动。 

健康知识进礼堂 强身健体暖人心

在健康知识讲座中,志愿者围绕健康的10项标准,慢病的预防,减盐、减油、减糖的重要性,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的方法技巧,如何改善骨骼健康、如何实现健康体重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并通过列举大量实例,指出了生活中易出现的一些错误饮食方式,引导大家加强自我保健,养成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

讲座后,老人们在志愿者的示范下,学习了中国传统保健功法——八段锦,抱拳、攒拳怒目、抓握、回收……一招一式,老人们学习得非常认真。

弘扬亚运精神 体悟非遗文化

近日,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经济与统计学院志愿者带来了一堂亚运知识小课堂,志愿者介绍了亚运会的基本概况,引导孩子们认识亚运会吉祥物,探寻其背后的含义和文化底蕴。

短暂的亚运知识普及后,孩子们在篾匠的指导下开始编制竹篾。竹篾是彰坞村特色非遗工艺,村里大多村民靠此手艺活来谋生,如今村里老人十有八九是篾匠出身,篾制器具亦是远近闻名。或许是从小耳濡目染,即使是年纪比较小的孩子,编起竹条来也像模像样,年纪大一点的小孩做起来更是得心应手,不一会儿,一张形状完整的竹网制作完成。以编制好的竹网为底,比对着吉祥物琮琮、莲莲、宸宸的剪影,孩子们拿起画笔,在竹网上画下吉祥物。经过孩子们的二次创作,吉祥物或变得呆萌可爱,或变得俏皮灵动。

“我很喜欢画画,用这样的方式画下亚运会吉祥物,还是第一次呢!”一对双胞胎姐妹在镜头前留下了他们与竹篾作品的合影。

竹篾非遗凝匠心 能工巧手见传承

彰坞村竹篾匠人徐海深为志愿者们展示了竹篾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在对竹子进行简单的预处理后,他手持一把弯刀,对竹子进行切割、抛光等细节处理,一压一挑,一穿一引,繁复的动作间,一个竹筐逐渐具备雏形。

徐海深从事竹篾技艺已达二十年之久,他自小接触,十四岁时正式入行,但此后的“篾匠之旅”走得并不顺畅,青年至中年时期也曾因行业的不景气转而从商,直到年纪渐长,才回到彰坞村重新拾起这门手艺。“我们的根还是在编竹子的这个地方。”徐海深表示,自己要为彰坞村竹篾技艺的传承尽一份力。

未来,“青”心共振团队将持续依托彰坞村文化礼堂,以文化人,在打牢精神印记、赓续薪火的同时,助力乡村非遗文化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

来源:杭州掌上文化礼堂 作者:内容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