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湖富域”看青山湖街道五村的“链爱”故事
万物互联时代,链式创新、协同发展,正成为新时代发展的新特征。
临安区青山湖街道基于“党建联建、产业联兴、村民共富”的思路,将延链、补链、强链导入基层党建,在北部五个农业特色村构建“产业链接型”党建联建品牌——山湖富域。“一链”串起“五村六中心”农文旅产业资源互补、协同创新,促进接边相邻地区“链式”发展、协同增收、共同富裕。
互补让我们“相链”
立冬,气温开启“速冻”模式。在青山湖街道郎家村的稻田里鸣叫了一个夏天的牛蛙纷纷打洞过冬,为来年“听取蛙声一片”积蓄能量。
为使郎家水稻大米更优质、产出效益更高,今年,郎家村尝试开展“稻蛙共生”的种养殖模式,试养的200亩牛蛙获得丰收。共收获3万斤牛蛙,卖了30多万元,每亩稻谷还增产1000元。牛蛙不光成了附近餐饮饭店抢购的俏销品,还成了游客返城的“时尚”伴手礼。
郎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郦桂忠粗略估算了一下,今年养殖的3万斤牛蛙,有1/3卖给了邻村白水涧的游客。作为“回礼”,郎家村也为白水涧输送了300多个游客。“他们都是来郎家体验农事亲子活动的,除了部分游客住在郎家村,其余全部安排到白水涧的农家乐。”郦桂忠说。
除了与白水涧村友好“往来”, 郎家村与潘联村的“链爱”故事也被传为佳话。
就在刚刚过去的“收割季”,郎家村稻田里采收的15万斤稻谷,就是在邻村潘联村的稻谷加工中心实施烘干、褪壳,加工成大米的。潘联村稻谷加工中心的助力,使郎家村的稻谷摆脱了传统晾晒需开辟晒谷场且晾晒周期长、还要看天“吃饭”的弊端,完成了从稻谷收割到大米加工的全自动、一条龙、高效率作业,为新米入市抢得了先机。
来而不往非礼也。
在芒种时节,郎家村的圃育中心也曾对潘联村施以“援手”——为潘联村的水稻种植提供育秧服务。两个邻村的“友好往来”既实现了资源的互补,又各自助力村集体增收和村民“家门口”就业。
在青山湖街道的北部地区,“链式”协同,不光郎家村和潘联村,还延展到相邻的洪村、孝村和白水涧村。
就在前两天,为庆祝今年首度试养的稻蛙喜获丰收,郎家村和潘联村联合举办“稻蛙美食生活节”。这桌“新米宴”就吸引了到邻村洪村、白水涧村旅游、露营的游客。
今年,为给洪村“径山阳坡”村落景区引流,洪村村依托街道的“山湖富域”党建联建品牌,探索把农文旅联营模式共享到周边的四个村。孝村正在建“孝味工坊”,准备搞稻米深加工。将来,潘联村的新米还可以卖给孝村,做成南瓜饼、粽子、团子等等,卖给白水涧的游客,也可以在青山湖街道社区的“共富货架”同步销售。
党建联建泛起更大的“链爱”涟漪
郎家、潘联、洪村、孝村和白水涧五个村农文旅的“链式”发展,得益于青山湖街道在五个村打造“产业链接型”党建联建品牌——山湖富域,以党建引领推动联建五村“链”地缘、“链”资源、“链”产业、“链”市场、“链”共富。
青山湖街道呈现“南工北农” 的发展格局。作为曾经的临安经济开发区和由开发区迭代发展的青山湖科技城的所在地,历经20多年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科技城核心区及所辐射的青山湖街道中部和南部地区的村(社区),正借力科技城的产城融合发展,走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如何让北部的五个村在共富路上“不掉队”?成了青山湖街道新的课题。
党建联建为破解这一课题锚定了方向。青山湖街道基于“农机联购、农品联销、农旅联营”的思路,在北部五个农业特色村构建“产业链接型”党建联建品牌——山湖富域。在郎家村建设秧苗圃育中心、农机服务中心和农趣中心,在潘联村建设稻米加工中心,在洪村建设展陈中心和云舍中心,在孝村村和白水涧村发展民宿和农家乐。发挥各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推动“五村六中心”协同合作,实现产业链差异化、互补性发展,并将服务和资源向科技城的企业、街道社区以及周边的镇(街)村(社)辐射,带动五个村乃至周边地区村集体增收、百姓共富。
潘联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翱介绍,过去,潘联村的村集体收入仅能勉强维持日常开支,自从建起了烘干中心和碾米中心,不仅解决了村民晾晒稻谷的难题,还承接了邻村和周边镇村稻米加工、包装等业务,大大拓展了村集体的收入来源。吴翱介绍,烘干中心和碾米中心共带动15个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60多万元。今年,稻谷加工中心的营收也达到了70万元。
郦桂忠介绍,去年10月,四村农机服务中心一组建,就忙得不可开交。“8台农耕机一天到晚在田里,除了服务北片5个村,连余杭、高虹、锦城一些村也都叫我们去。”郦桂忠介绍,“今年一开年,考虑到业务太忙,我们又新购了12台农耕机,目前,农机服务中心共带动就业20多人,营收已达70万余元。”
“链式”“裂变”的激荡和回响
五个村的“链式”发展不断释放“裂变效应”,带动“两进两回”。
在洪村,昔日的猪圈成了咖啡屋、“空巢老人”的住屋变成了乡村会客厅、弃土场成了网红露营基地……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的硕士生任银弃城回乡创业,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在此租房创建乡村工作室、办民宿。
郎家村的农趣中心,推出了稻田认领、稻田捉鱼、插秧割稻等农事体验,和稻田咖啡、稻田餐厅、田园露营、泥地足球赛等农趣旅游体验活动,新增就业岗位70多个。依托党建联建桥梁,吸引科技城企业和学校学生及家长前去参与农事体验或亲子旅游活动。郦桂忠介绍,在刚刚过去的国庆期间,郎家村农趣中心每日接待游客3000余人。今年,郎家村收割的15万斤牛蛙担当“绿色卫士”的好稻米,早早地被万马、杭氧、万豪等15家科技城企业下单预订;胜联、蒋杨、鹤亭等社区的“共富货架”也提早为郎家大米预留了展位,新米一上架,就被社区居民“秒购”一空。
潘联村则打出横畈豆腐干“非遗”牌,建设豆腐干加工工坊,推动横畈豆腐干由“裸包装”向工业品进阶。目前,生产线已投产运行,首批豆腐干、素鸡、油豆腐已经下线,将在邻村、企业和社区“共富货架”同步“上新”。
在孝村,通往窑田畈自然村的盘山公路成为网红,下山移民的旧屋正在打造民宿集群,将来,窑田畈还要打造成上市公司的培训基地;在白水涧,在外打工的村姑纷纷回乡,变身乡村厨娘,推动农家乐向民宿转型。白水涧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盛靖介绍,眼下,村里已流转了500多亩农地,准备发展都市农业,搞采摘游、亲子游。“明年,还想对白水溪进行水岸景观提升改造,让白水涧成为嬉水、纳凉、避暑的新网红。”盛靖说。
青山湖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得力于“山湖富域”党建联建品牌的打造,北部“五村”村集体收入已全面完成“8050”任务,部分村已提前完成“破百目标”。昔日“养口、养胃”的北部“五村”,正璀璨蝶变在“养眼、养心、养肺、养神”的农文旅融合发展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