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治理”撬动“大民生” 片区化治理让天水巷更美更靓
“喂,张师傅,您这个自行车停在人家店门口了,影响人家做生意,也不好看,请赶紧来搬一下!”天水巷街头,胭脂新村的居民王美玲正在进行片区巡查。
67岁的她,是“天水巷管理自治联盟”中的一员。今年以来,天水巷所在的胭脂新村社区在拱墅区天水街道片区治理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开启了天水巷片区化治理提质扩面工作。经过有效“微治理”,天水巷片区的信访、警情、矛盾纠纷事件总量大幅减少,小巷也变得更美更靓了。
小小天水巷涵盖10幢居民楼、1所小学、41家沿街店铺和2幢商业楼,烟火气十足。由于该片区内业态丰富、人流量大,一直以来这里的基层治理热点、难点频出。“以前每到上下学高峰时段,天水小学校门口堵得厉害,最近天水巷西出口多了一条走廊,把车和人分开了,通畅了很多。”家长章先生向记者介绍他最近的“新发现”。
解决天水小学早晚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是胭脂新村社区片区化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附近居民关注的热点。今年8月,为解决天水小学门口的这个“老大难”问题,天水街道决定在天水巷与中山北路路口建立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市走廊”,原来的新天坛酒家摇身一变,成了机非分离通道,不仅方便行人东西向穿行,也成功解决了天水巷出口人车分流问题。廊内还安装了一排座椅、转角书架和反诈主题宣传墙,不少家长为社区这个暖心的举措点赞。未来,“城市走廊”还将增加手机充电插座,为来往的行人提供更便捷的服务。除此之外,天水小学附近的违停车也有了“归宿”,社区特意在天水巷两侧增添了潮汐车位,使街区整体面貌得到优化提升。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了能更快速有效地解决居民的矛盾纠纷,天水街道整合“三所两队一站”力量,加快完成天水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提升改造,综合运用好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警网协同指挥调度平台、云呼管理平台等数字赋能“小脑”系统,为基层治理增添“智治”活力。原先的武林大妈工作站、绿城大物业治理服务站合并,在天水巷3号设立了片区治理工作站,提供小区管家24小时不打烊服务,做到矛盾纠纷接诉即办,汇集“手脚”力量。
本次“微治理”聚焦居民们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问题,街道创新健全天水巷管理机制,推出一系列得民心的措施。比如针对出店经营这一痛点,建立了天水巷管理自治联盟、引导沿街商户居民发挥主人翁意识,进行自治管理。“我在这里住了十几年,看到家园变得焕然一新,心里真开心!现在社区需要我们的帮助,我当然义不容辞。”胭脂新村居民马珍官阿姨还号召家人朋友一同加入“微治理”的队伍中来。
与此同时,“微治理”还为天水巷的疑难杂症找到了解决办法。之前由于种种原因,浙江数字出版大厦东侧的消防应急通道迟迟未落成,天水街道以党建联建平台为基础,充分发挥社区党委、楼道党支部和辖区企业党组织的作用,推动胭脂新村东侧道路保护性施工项目,使得“八年断头路,一朝变通途”,为浙江数字出版大厦全面验收奠定了基础。下一步,天水街道将继续释放“微治理”大能量,集结更多的“微力量”,探索愈加完善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不断提高居民的安全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