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余亚运文明驿站华丽变身
一辆蓝色“餐饮服务中巴”,变身一座文明驿站。在杭州市萧山区“你好广场”,这辆“变废为宝”的小车,从亚运年“开”进了后亚运时代。
记者日前从杭州市文明办了解到,杭州亚运会期间,共有149.5万市民报名成为“爱杭城”亚运城市志愿者,活跃在3900多个志愿服务站点上。杭州亚运会结束后,市、区、街道三级文明实践阵地,继续传递着“杭州温度”。
近日,来自浙江师范大学萧山校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4名大学生志愿者早早来到“你好广场”,准备上岗服务。驿站运营方、萧山区孺子牛志愿者服务中心理事长毛勇平介绍,亚运期间志愿服务包括信息咨询、交通引导、语言服务、应急救助等,赛后在盈丰街道支持下,除了保留这些特色服务外,驿站还将优质志愿服务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开辟了面向一线工作人员和居民休憩的公益之家,计划融入为老服务等公益特色。
流动的“文明风景线”,持续守护着这座城市。元旦假期,上城区晴雨公益服务中心志愿者盛泽韬如约出现在湖滨商圈街头。他和上百名志愿者一起组成“最美人墙”,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
这是“最美人墙”迎来的第九个年头。杭州亚运会期间,它成了一道出圈的“文明之墙”。晴雨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沈廷冲介绍,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恰逢亚运,晴雨公益作为亚运城市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招募了千名志愿者轮班组成“人墙”。“当时报名特别火热,很多是大一新生,不少单位职工一起参加,报名就有近2000人。”沈廷冲说,志愿者坚守在西子湖畔,每天下午3时30分上岗,到晚上近9时收工,为国内外运动员、游客和市民提供服务。
此外,“文明大篷车”的发车,让志愿服务在杭州多点开花。近日,临平区“文明大篷车”来到河南埭社区东湖公寓邻里汇,给居民送服务。自活动启动以来,临平区组织开展“文明大篷车”进社区活动126次,累计服务人群5万余人。
每一个志愿者都是城市文明的风景线。对于城市而言,志愿服务不是一阵风,而是通过另一种方式在延续。
当前,杭州220个市级和314个区级“亚运文明驿站”正在“华丽转身”,用站点服务的创新迭代向市民游客释放出亚运红利。
以上城区为例,驿站正从亚运“统一色”转变为风格各异的“志愿盒子”,融入宋韵风、潮流范等站点主题。像位于望江街道日信国际广场的“小伢儿亚运文明驿站”,为附近天地实验小学提供爱心义卖活动阵地,帮助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社会的实践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