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萧山:“文化管家”何以“管”村
时值腊月,萧山区戴村镇沈村村文化礼堂比往日更显繁忙,村民们组织的各支文艺队伍“抢订”档期,抓紧春节演出的排练,越剧、舞蹈、走秀、乐器、太极等轮番进场。驻扎该村的村级“文化管家”王秋石忙前忙后,负责管理和指导工作。
2023年7月,戴村镇启动村级“文化管家”公开招聘,“上岗”条件之一,是有文艺专长、擅长文化服务。拥有区级“文化管家”的经验、舞蹈老师出身的王秋石,与另外4人通过选拔被录用,每人负责4到5个村社,工作时间与地点均在村里,实现村社全覆盖。
村级“文化管家”入驻半年,给村社带来了什么?记者走进戴村一探究竟。
“闭环”背后,是文化内驱力
在沈村村书记沈勤建看来,村级“文化管家”全覆盖给村社带来了专业力量,帮助村民文艺队伍从“小打小闹”进入“半专业”水平,让他们有了外出演出交流的水准,也培养了不少才艺能人。
据悉,村级“文化管家”不仅发挥专长开展公益培训和文化活动,还通过服务机构,请来各类专业老师到村文化礼堂开展培训。有了家门口的专业教学资源,村民学艺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眼界也开阔了,才艺水平突飞猛进。
前不久,在一场“唱响戴村共富歌”文艺晚会上,沈村村、佛山村村民与戴村镇三团三社生态艺术团成员共同演绎了一出情景剧《萧南星火》,展现了两村的英雄人物沈佩兰、钟阿马的故事。接下来,《萧南星火》还计划走出戴村,到外地巡演。
戴村镇“文化管家”朱凌海认为,“成长”起来的村民才艺能人,不仅“走出去”参与文化走亲,还打磨出了排练指导、操办活动的能力,成为村级“文化管家”的“左右手”,无形中实现了村级文化人才培养体系的“闭环”,激发出了村庄的文化内驱力。
沈勤建也谈到,“村级‘文化管家’对基层乡土文化挖掘的帮助非常大。”在区、镇、村三级“文化管家”的运作下,戴村各村更加突出“一村一品”,挖掘自身文化特色。沈村村就围绕沈佩兰这一人物,不仅打造了情景剧等精品节目,提升了沈佩兰故居展陈,还利用故居开展红色研学、孩童启蒙礼等活动,让沈佩兰作为村级文化符号愈加鲜明。后续,村级“文化管家”还将参与非遗文化挖掘工作。
“最后一公里”,关键在“接地气”
十年来,随着浙江省全面推进文化礼堂建设,萧山实现了村文化礼堂全覆盖,将礼堂打造成乡村文化建设的主阵地。除了公共文化设施硬件上的提质增效,萧山还从服务效能和内容供给上下功夫,2018年通过创新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化运作的社会服务机构,对接群众广泛需求,“文化管家”项目应运而生。
2023年夏天,萧山又在戴村镇试点村级“文化管家”工作,形成区、镇、村三级“文化管家”联动体系。但要真正将文化礼堂建设成为群众的“精神家园”,任重而道远,如何深入聆听群众心声、提供精准服务是关键。
显然,从区、镇级“文化管家”到村级“文化管家”,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在于更接地气的文化服务。
如何更接地气?从服务对象,也就是村民的需求入手。戴村镇五位村级“文化管家”上岗第一个月的任务,便是走村入户开展文化调研,面对面聆听村民心声。“这才发现,村民的文化需求真是五花八门,光是跳舞,就有老、中、青各个年龄层喜欢的不同舞蹈,乐器也有好多种。”王秋石说。
从收集需求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服务的颗粒度显然也不同。“以往区、镇‘文化管家’顾不到的地方,村级‘文化管家’的触角都可以到达。”朱凌海如是说。
据悉,在“文化管家”的下沉运行下,沈村村文化礼堂从2020年的三星级跃升到2022年的五星级。“跳星”的背后,无疑是文化礼堂与“文化管家”之间“双螺旋”发展模式的印证。正如沈勤建所说,“如何把文化礼堂建成群众的精神家园,在我们村得到了实践。”
制度改革,推动“文化管家”前行
在村级文化管家先行试水半年多后,萧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胜华走进沈村村,调研村级文化管家工作。他谈到一个观点,迭代升级“文化管家”2.0版本,要做到一个突破,就是建立健全村级“文化管家”制度,切实做到以群众为中心,以文化为导向,以文化礼堂为依托,充分发挥“文化管家”的文艺骨干作用。
为什么调研戴村镇?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萧山“文化管家”两次改革试点,都在戴村。戴村镇文化站站长沈镇介绍说,戴村村级“文化管家”改革的一项重要突破,就是制度层面的“破旧立新”。以往,每个村都有由企业人员兼职的“文化员”,既非他们专业所长,也不是主职工作。设置村级“文化管家”,取消“文化员”,总经费不变,却能让更专业的人来专职做事。这批村级“文化管家”平均年龄28岁,均是公共文化类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镇文化站还对他们进行上岗前培训。
当然,开展文化服务,经费是重要支撑。以往镇里拨到各村社的文化礼堂补助经费,统一打进村社账户里,没有“专款专用”的硬性要求。如今按照村级“文化管家”制度,各村社设置了专用账户,文化经费不得被其他村级开支挪用,镇里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与考核,根据全年实际表现决定第二年的拨款额度,鼓励村社用心开展文化服务。
区镇村三级“文化管家”的改革破题,让文化礼堂的人气更加高涨,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就在沈村村文化礼堂,一整面“笑脸墙”也在告诉所有试图理解“文化管家”运作逻辑的人,真正让村民在“学中玩、玩中学、学中乐”,或许正是“文化管家”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