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岁的灯笼如何传承?杭州八旬“点灯人”坚守廿余载
这些天,杭州滨江区西兴老街沿街的1500只红灯笼持续带来喜庆和暖意。这些手工纸质的竹编灯笼全都出自于81岁老工匠蔡雪安之手。
西兴竹编灯笼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南宋时期便声名远扬。
作为西兴灯笼的非遗传承人,蔡雪安20多年如一日,坚持做好“点灯人”。
享受一个人的孤独
自在又满足
在滨江区白马湖小区,有蔡雪安一间小小的工作室。记者探寻到此,正欲敲门,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从里面探出身来。
这位就是蔡雪安了。打过招呼后,记者跟着蔡雪安进门。一楼房间面积很小,被各色灯笼挤得十分局促;来到二楼,空间顿时开阔了起来。房间四角都堆放了材料,两边墙上挂着色彩、图案、规格不一西兴灯笼。中间空出来的区域便是蔡雪安的简易操作间。
“平时几乎都是我一个人,但我享受这份安静和自在。”蔡雪安坐在窗边的椅子上,用画笔给一个灯笼描上花边。油漆味有些浓,他起身打开窗子,说:“我也怕油漆对身体不好,但我停不下来(做灯笼),通风就好了。”
半路学艺
老祖宗的好东西不能丢
如今,在滨江区乃至杭州,能完整做完西兴竹编灯笼的人恐怕只有蔡雪安了,“不能让老祖宗2000多年前发明的好东西失传。”
蔡雪安回忆道,“小时候,父亲会做灯笼补贴家用。我看他做灯笼,觉得很有趣,就在一边学着帮帮忙。”但那只是业余爱好,工作后,蔡雪安忙于工作,无暇过多关注西兴灯笼。
直至1997年,54岁的他即将退休,生活开始慢下来。他注意到身边会做西兴灯笼的人越来越少,为了不让西兴灯笼失传,蔡雪安决定,要学好这门手艺,传下去。为此,他专门寻了做西兴灯笼的老师傅,还报名去滨江区老年大学学习国画书法,为在灯笼上画图打下基础。
要做好灯笼
每一步都不容易
要完成一个西兴竹编灯笼,需要近20道工序。“每一步都不容易。”蔡雪安说。
首先是选材,要用细细的杠竹,不容易断。将竹子劈成宽度在2毫米以内的竹丝,泡软后开始编框。
框架需泡水变软,再用手将其撑开,凹出灯笼造型,晾干定型。“传统西兴灯笼像腰鼓。”蔡雪安说。
去掉框架的毛刺,他开始在框架上来回刷自制的面粉浆糊,将已经绘好铅笔草图的纸糊在框架上。待浆糊干透,再用水彩颜料将铅笔草图填涂出来。
待颜料晾干,给灯笼刷上一层清漆或桐油,再次晾干后,套上木头底盘、铁丝芯架,一个完整的西兴竹制纸糊灯笼就出炉了。
虽然工序繁复,产量也很低,但蔡雪安表示,自己会一直坚持做下去。蔡雪安说,如今他已带有两位徒弟,相信西兴灯笼的火永远不会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