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掉“档期依赖” 好电影会自己说话

2024-07-10 10:51:16

暑期档来临,热门电影陆续上映。照惯例,从7月到9月,将有70部以上的影片集中上映,为市场提供充分的内容供给。

不只是暑期、春节、国庆这样的传统档期,近年来,法定假期只有一天的“小长假”都成为了新片争抢的热饽饽,比如今年端午档,短短3天,有超过10部新片上映。

屡屡刷新纪录的“史上最拥挤的××档”,让观众产生了“免疫力”,也让不少电影成为票房炮灰。

中国电影市场在经历了几年的调整后,虽然在内容创作上走出了一片新天地,但在市场营销上,仍存在着“档期依赖”。

这种过度依赖,导致了热门档期内,影片竞争白热化。

比如,春节档大年初一上映的8部电影,竟有4部电影撤档;五一档的《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因票房不佳撤档;《来福大饭店》临上映时撤出端午档……

然而,这些撤档影片在重新上映后也很难获得预期票房,除了影片自身竞争力不够之外,一部分原因便是定位不明晰,盲目追逐热门档期。而另一方面,上映的影片过多,观众在短时间内难以选择和消化大量影片,容易产生观影疲劳。这不仅影响了观众的观影体验,也降低了他们对电影市场的信任和期待。

怎么丢掉这根拐杖?

最重要的是重拾信心,相信好电影自己会说话。这几年,非热门档期同样具备吸引观众的潜力。比如,《少年的你》《芳华》《无名之辈》《扬名立万》《保你平安》等,这些小众题材电影在非热门档期上映,通过口碑传播,依然收获了不错的票房。

另外,要改变发行思路,不能继续走传统的“集中式发行”,将宣传资源、放映场次和优质档期集中分配给少数几部预期票房高的电影,应该探索“差异化发行”。

近日,在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电影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主管部门就指出,要鼓励开展分线发行、多轮次发行、区域发行、分众发行等创新业务,“每一部电影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定位,在其合适的渠道、合适的时间发行放映,准确找到目标市场和受众,制定精准有效的市场策略”。

通过长尾效应、多元化发展和提高影片质量等方式,破除“档期依赖”,促进电影市场的均衡发展和持续繁荣。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首席记者 张磊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