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灶头画 激活千年运河文化密码

2024-08-02 14:57:30

“虽然离开了灶头,但我们依然要把灶头画保护和传承下去。”昨天下午,在与灶头画非遗区级传承人胡云峰畅谈两个小时后,杭州市文化特派员、杭报记者许卓恒信心倍增——保护和唤醒省级濒危非遗灶头画,可行可期!

一幅灶头画,牵起了许卓恒与石塘社区的缘分。半个月前,许卓恒作为杭州市文化特派员,来到结对的社区——拱墅区半山街道石塘社区,走访调研相关文化项目。来到社区的半山石塘文化展示厅,许卓恒偶遇了省级非遗灶头画传承人胡永兴。当时胡永兴正在教辖区的小学生们画灶头画。

“我还记得胡老先生教的这幅灶头画,名字就叫‘喜上梅梢’,画的是一只喜鹊落在一株梅花上。”许卓恒一边旁观一边对灶头画上了心。其实,来石塘社区之前,许卓恒就做了不少功课,查阅了历年来《杭州日报》上关于半山和石塘社区的相关文化报道,发现这里“藏”着一门省级濒危非遗项目——灶头画。而胡永兴,就是非遗灶头画传承人。

胡永兴,今年79岁,是土生土长的石塘人,绘灶头画这件事,他十七八岁就开始干了。跟许卓恒讲起灶头画的往事,胡老先生神采奕奕。当年,石塘村但凡哪家哪户修了新灶头,或是逢年过节、家有喜事,都喜欢在烟火气十足的灶房里画上几幅崭新的灶头画。胡永兴从小就喜欢画画,几次画下来,颇得村民夸赞,渐渐就成了村里的“红人”,做起了专业的灶头画师。

通过交流和走访,许卓恒也了解到,作为农家厨房内独特的中国民间壁画,灶头画很接地气,大吉大利的传统图案往往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比如有些人家里是养鱼的,希望来年鱼塘丰收,就会要求画幅胖娃娃抱着条大肥鱼的灶头画;有些人家里养猪的,就会在灶头上画一头大肥猪。这些艺术风格鲜明的灶头画,与饭香调和在一起,传承在村镇的血脉之中。

然而,随着灶头逐渐退出生活场景,灶头画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虽然儿子胡云峰在跟着学灶头画,但胡永兴总是担心这门手艺会失传。“希望能有一个灶头画体验馆,能让年轻人们看到老灶头,并能在馆里体验和学习灶头画非遗技艺。”

胡永兴、胡云峰父子俩对灶头画的热爱与坚持深深打动了许卓恒,作为市级文化特派员,许卓恒觉得重任在肩,“灶头画这门非遗技艺里饱含着老百姓的乡愁,也能成为大运河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不该被遗忘,应该被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经过多轮调研,许卓恒正式向市、区两级提出了开展“保护和唤醒省濒危级非遗灶头画民俗系列行动”文化项目,并提出了六大行动:一是请传统工匠恢复半山“老灶头”,建设灶头画艺术体验点;二是举办大运河非遗灶头画创作征集活动和征集灶头画传承人;三是举办大运河沿线灶头画美食节;四是绘制半山石塘非遗体验游览地图,将灶头画、战国水晶杯、古井、老樟树、娘娘庙等文化地标串珠成链,打造一条可游可看可学的大运河非遗旅游线路;五是设计打造一款战国水晶杯与灶头画相结合的半山石塘文创产品;六是组织一次半山石塘文化摄影大赛和媒体采风活动,进一步宣传和挖掘文化资源。

从灶头画的传承,到半山文化资源的聚合,再到大运河文化的展现,许卓恒希望能以保护和唤醒非遗灶头画项目为抓手,串珠成链,将半山街道和石塘社区的非遗打造成区域性文旅品牌以及大运河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李如艳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