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高原造高峰 拱墅教育扬帆新征程

2024-09-10 11:21:29

师泽如光,微以致远;师泽若水,润物无声。

今天,是第40个教师节。“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辛勤耕耘与无私奉献,为运河边的孩子们筑起面向未来的幸福童年。”拱墅区向全体教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这一年拱墅教育的发展,好消息不断,这都离不开拱墅教师们的辛勤付出——

在最近一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拱墅教师斩获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仔细审视这些重要成果,这里有普通教育,也有特殊教育;有多元拓展课程,也有红色信仰熏陶;有跨学科综合实践,也有融合性教育探索。它几乎涵盖了义务教育段发展的各个切面,映射着拱墅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今年2月,教育部公示的2023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的“部级精品课”,拱墅7位老师执教的6节课入选,覆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地理六大学科,学段也辐射了小学、初中,凸显了拱墅教育各学科的高位发展。

去年,拱墅区有10名教师通过中小学正高级评审,数量位居全市首位。新时代运河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正让拱墅教师收获着“高成长”……

这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有的是耕耘多年的收获,有的是布局未来发展的播种。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组织实施的启动元年。拱墅教育将“站在高原造高峰”,不断深化改革,锚定“打造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目标持续发力,为拱墅高水平打造“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A

推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 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

美好教育向3岁以下延伸 让百姓更有获得感

在家门口上好学,这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最朴素的愿望。为打造“最幸福城区”,拱墅将美好教育向下延伸到了托育段,让运河边的孩子从婴幼儿起就能获得幸福呵护。

荣获浙江首批“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2025年将实现全区幼儿园开托率100%

“这里的环境很好呀。”开园了,陈先生带着2岁的女儿来绿洲花园幼儿园绿洲园区上托班。孩子在老师的陪伴下开心地玩着游戏,他则饶有兴致地参观起了园区环境:柔软的材质、低矮的家具、温暖的色彩、家庭式的布局,将幼儿园环境和家庭环境完美接轨。“我家孩子挺怕生的,没想到第一天上托班没有分离焦虑。”陈先生笑着说。

当下社会各界对婴幼儿照护和早期教育服务的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在家门口的普惠性幼儿园入托,成为不少家庭的愿望。

民有所呼,政有所为。近年来,拱墅区全力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持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截至目前,已实现全区18个街道174个社区公办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全覆盖,充分满足“10分钟就近入托”需求。到2025年将实现全区幼儿园开托率100%。

托育绝不是简单的幼儿园小班往下延伸,3岁以下婴幼儿是“社会最柔软的群体”,这也对幼儿园的专业性、环境、师资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幼儿园教育更注重‘教’,但托育更注重‘养’,侧重点不一样。按照区里要求,所有开托班的幼儿园,托育老师必须有教师资格证和育婴师证,以更好地实现托育和幼儿园教育的衔接。”绿洲花园幼儿园园长蔡咏梅说。

为更好保障托育的专业性,拱墅区也做好了规划,专门成立了“大运河”学前教育智荟团。区里6名学前教育特级教师成为导师,为幼儿园托育服务开展有体系的教研培训。同时拱墅还依托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社会组织,深入开展课题研究、课程建设、教师培训,为托幼一体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学前教育一直是拱墅教育的一张金名片。今年2月,拱墅区获浙江省首批“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称号,这也是对县级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综合评估的最高级荣誉。目前,全区已有17所浙江省现代化幼儿园,数量居全市首位,省一级、省二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98.10%。拱墅学前教育在特色化发展领域走在了前列,特别是2013年打破幼教领域界别,思考幼儿教育多元发展,提出了“阳刚教育”理念,成立了幼儿园男教师工作室。10年来,工作室发展壮大,拱墅区目前已拥有男幼师82人,有不少人已经成长为校级干部,获市区级荣誉的男教师达50余人,他们不仅优化了幼师队伍结构,也更加丰富了学前教育的内涵。

4年新增37所新校 每所都打造成精品校

力争到2027年 实现名校集团化全覆盖

9月刚开学,张女士陪着刚上一年级的女儿,走进了新投入使用的卖鱼桥小学文润校区。偌大的校园里,张女士细细走了一遍:多功能图书馆、非遗展厅、科技创新中心、百草园……“学校太漂亮了,以前想都不敢想,家门口能有那么好的名校资源。”张女士是康桥街道本地人,她笑着说,以前这里是老工业基地,教育配套相对薄弱,现在不仅焕然一新成为运河新城,连卖鱼桥这样的教育品牌都扎根这里,“家门口读名校”真是梦想成真。

今年,拱墅区一连投入使用7所新校(园),育才东坡中学、文晖实验小学、左岸幼儿园恒忆园区……如果把时间跨度拉长到4年,新拱墅成立后,全区“美好校园”地图中增加了37所新校(园)。

“学校建设,规划先行。近年来,拱墅区针对学龄人口峰谷变化、城市化进程做好前瞻性布局,不断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拱墅区教育局负责人介绍,拱墅区每新建投用一所新校,都要打造成精品校。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拱墅每一所新校的布局,总能吸引大量目光。当看到新校的名字:文澜教育集团、锦绣育才教育集团、华附教育集团、安吉路教育集团、卖鱼桥小学教育集团、红缨教育集团等,这些无不是拱墅响当当的教育品牌,让家长们吃下了定心丸。名校集团化,通过文化、课程、管理理念的输出,让新校办学能缩短摸索期,更好地实现高起点、内涵式发展。到2027年,拱墅区力争实现名校集团示范引领、优质学校全域覆盖,更好实现老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

除了新校的高标准建设,针对老校的品质再提升工程,拱墅也跑出了“加速度”。新学期开学,胜蓝中学的学生们惊讶地发现校园大变样。原来学校建筑下的架空层,被设计成了学生餐厅、图书馆、社团活动室等功能空间,让更多教学活动可以在校园里发生;安吉路实验学校利用暑期对武林校部的食堂进行了扩建,让师生能够在食堂从容享用安全放心的午餐。据了解,今年暑期共有80所学校(园)开展维护改造项目。

新校展新姿,老校焕新颜。“我们希望把区内每一所学校,都打造成现代化优校。”拱墅区教育局负责人说。

B

为引路人“引好路” 锻造美好教育生力军

这套培养制度让教师队伍薪火传承

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拱墅教育人才如雨后春笋般冒芽,其背后有一套科学严谨的培养制度,也有对教师满满的助力与关爱。

为教师的职业生涯扣好第一粒扣子

梯级培养体系涵养下拱墅名师井喷

新学期开启前,又有一批满怀教育初心的新教师,将走上讲台,开启教育人生。今年拱墅区中小学、幼儿园迎来了100位新教师,研究生比例达45%。其中师范生56人,浙师大、杭师大毕业生占了约一半;非师范生44人,其中不乏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纽约大学、东京大学等国内外名校的毕业生。

学历高,说明这些都是“好苗子”,但要成为好老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每年新教师入职的“专业第一课”,都是由区教育研究院的教研员、省特级教师等来上的,今年也不例外。100位老师,根据学段和学科先分成若干组,再分别开展培训。几天的新入职教师集中培训刚结束,有位年轻老师幸福地说:“从教师素养的养成,到教学设计的指导,再到学生评价的制定,培训的内容太细致了,满满的干货。刚上岗就吃了一个重量级的‘技能包’。”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我们要以‘好教师’为‘美好教育’奠基。”拱墅区教育研究院院长沈旭东说,新教师初登讲台,需要为教师的职业生涯扣好第一粒扣子。

入职第一步要迈得很扎实,他们未来如何成长,拱墅区也早已规划好。在教师培养上,拱墅区有一套系统的培养体系——

对于初出茅庐的新教师,区内构建并完善了一套“一年能教、三年熟教、五年慧教”的全程化培养机制,让青年教师能快速走出“新手村”,少走弯路。

教师的成长需要不断磨砺,拱墅区会定期开展区新苗杯、新秀杯、绿荫杯、丹桂杯教师教学比武评选活动,通过磨课、赛课使不同阶段的教师持续积累教学经验,增进教育智慧,提升教学水平。

当年轻老师慢慢成长为教师骨干,拱墅区还有一套“运河教育能手-运河学科带头人-运河教育名师-运河特级教师-省特级教师”五个学科梯级和名特校长管理梯级体系,让老师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正是在这套环环相扣的梯级培养体系涵养下,拱墅区近年来名师不断喷涌。目前,全区有在职省特级教师28名,运河特级教师、运河名特校长等共2137名。在这个体系之下,全区的师资队伍将形成完美的金字塔构造:“塔基”“塔中”的人层层往上送,让“塔尖”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尖”,最终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潮涌之势。

全国率先推出班主任职级制改革

给班主任成长更多的助力和关爱

如果说9月10日教师节是全体教师的节日,拱墅区则给一个特殊的群体设立了一个特别的节日:9月28日班主任节。

为什么要给班主任单设节日,拱墅区的回答让人心生温暖:班主任是蹲下身子用智慧看见孩子的“伯乐”,是以爱为舟担当孩子人生路上的“摆渡人”,是用放大镜捕捉孩子闪光点的“摄像师”……他们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却扮演着孩子成长过程中极其重要的角色。

正是因为班主任的重要性,拱墅对班主任的培养才不遗余力,并构建了一条“成长链”:根据教龄进行“新任、新秀、骨干”三级班主任梯度培养。新任班主任指的是第一年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必须完成为期一年的专项培训,系统学习掌握基本的班级建设理念和方法。新秀班主任指的是班主任龄在5年以内的教师,学习如何用理性的思维来分析和思考学生发展和班级发展。骨干班主任指班主任龄在5年以上的教师,以课题研究方式开展研修,对班级建设进行思考,探索带班育人的规律。此外,区里还确立了省市区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组建名班主任工作室,来更好丰富班主任队伍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开展。

除了提升班主任专业成长上的获得感,拱墅在激励机制上也进行了改革,率先在全国探索班主任职级制,设立了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四个级别的班主任职级,经过评定的班主任对应享受班主任职级津贴和奖励性津贴。同时,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或在班主任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设立“模范班主任”“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进行激励。

一位教龄15年的小学老师说:“我做了十几年班主任,每天看着孩子成长很开心。以前班主任工作繁琐,和走专业路线的老师比,不太受重视。现在不一样了,班主任也能评级,让我有了盼头。现在经常一睁眼,就想去班里,把脑海里的各种想法变成现实,带着孩子们快乐学起来。”

在这套培养激励机制下,拱墅区高素质班主任人才越来越多。去年的浙江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拱墅区的安妮老师斩获综合奖初中组一等奖。今年的杭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大赛成绩揭晓,拱墅区7位教师参赛,斩获2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

C

搭建多元平台 为学生幸福成长赋能

五育并举 让每个孩子绽放各自的光芒

尊重个体差异,不以一把尺子衡量学生。拱墅为不同特点的孩子提供了多元发展的平台,让他们都能在各个领域绽放光芒,助力他们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成立“运河城市思政教育联盟”

用好大运河这本思政“活教材”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拱宸桥小学的10名“运河边的小研究员”给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写信,阐述参与大运河研究的心路历程,表达了传承运河文化的信心决心。

5月31日上午,易炼红来到拱宸桥小学看望孩子们。他说,从“小研究员”们的来信中,感受到了大家保护运河文化、传承运河文化、弘扬运河文化的志向和情怀,我由衷为大家高兴、为大家点赞。

运河是孩子们从小成长生活的地方,把它当作思政素材,很容易让孩子们产生共鸣。过去的10年间,拱墅教育接续探索开展“流动的大运河思政课”,以“我与运河共成长”“党的知识进课堂”为区域活动载体,组织拱墅学生参与运河文化研究,开展丰富多元、独具特色的运河研究少年队活动,培养了一批坚持监测水样的小河长、走进博物馆开展运河文化讲解的小讲解员、研究运河桥文化的小建筑师、运河边非遗的小传承人。

为了更好用活“大运河思政”,今年6月,“大运河思政”首届运河城市思政教育联盟大会在拱墅召开。拱墅区会同北京市通州区、济宁市等十地,正式建立运河城市思政教育联盟。进一步畅通大运河全流域城市教育对话渠道,讲好大运河故事。接下来,拱墅还将用好大运河沿线丰富的场馆资源、非遗体验、文化活动和现有运河研学线路,上好校馆联动“大思政课”。

拱墅学子在各大体育赛事上摘金夺银

“百千万”计划让校园体育风席卷全区

8月,全国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北苑实验中学派出7位同学参赛,斩获女子团体冠军、女子单打亚军、男子双打季军。

8月,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文晖中学朱睿同学获线操纵特技(P2B)个人第一名等多项荣誉,全好同学获得多轴无人机障碍飞行(P9U-P)团体第一名。

7月,浙江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景成实验学校女足代表杭州参赛,蝉联省锦标赛冠军。

3月,在浙江省第十七届中学生篮球联赛中,杭十四中附校女篮获总冠军,这是自2018年建队以来,斩获的全国、省市区各项赛事的第21个冠军。在刚刚结束的2023-2024全国初中篮球联赛中,杭十四中附校的女篮队员最终荣获东赛区亚军,挺进全国前八强总决赛,创造了浙江初中女篮的最好成绩。

……

今年以来拱墅学子再次在各类体育赛事中闪耀,这和全区推动校园体育“百千万”计划分不开。

“百”是指小学低段全域推行、小学中高段及初中试点推行每日校内体育活动“100分钟”计划;“千”是指开展校内班级联赛、校际约赛、区级竞赛等各类体育比赛超千余场;“万”是指搭建区域十余万学生全员运动平台、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丰富校内外体育活动。

要打造校园体育强区,首先得扩大体育覆盖人群,让更多学生动起来,好苗子才能涌现出来。通过“百千万”行动,拱墅区希望增加学生的各类体育活动时间、搭建各类体育赛事平台,真正让锻炼成为所有学生的习惯。

作为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示范区,拱墅一直致力于开展学生体育运动,并大力推动“一校一品”建设,让每所学校都有一项体育特色项目,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各项活动。有特色发展,才能做精做细,让校园体育发展有广度又有深度。

空间科学与应用少年科学院落户

选拔“好苗子” 培养未来科学家

“创客空间”“我的航天梦”“智造前沿”……5月,在拱墅区“运河少年@未来”草坪科创节上,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授牌的“空间科学与应用少年科学院”落户拱墅,拱墅也成为全国范围内首个获得该授牌的区(县、市)。

少年科学院将如何发挥作用?拱墅区聘请了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师钟红恩等10位国内顶尖专家,组成“拱墅区青少年科创导师团队”,为全区科技教育做指导。少年科学院将搭建科学研究探索平台,选拔在科创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对这些“小科学家”开展科学知识、创新思维、科研方法、成果应用等方面的培养。

为了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科学的种子,2021年起,每年暑假,拱墅区都会组织学生参加“太空探索夏令营”,探访载人航天工程科研场所,这个夏令营就是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合作的。2022年7月,189名拱墅学生现场见证了问天实验舱的启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运行与管理支持中心主任高铭表示,今后这类合作将经常开展,“我们将加大对拱墅区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支持力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今年,拱墅区还成立了10个十二年一贯的“中小幼科创孵化站”。每个孵化站都包含一组地理位置、科技特色接近的幼儿园、小学、初中,让学生接受连贯的科学教育、培养科创特长。这也是拱墅在开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培养过程中的一次有益探索。

D

“拱墅教育大脑”打通教育数据立交桥

打造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区县治理样板

教育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变革的重要方向。如何让信息化服务于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拱墅区成立了“拱墅教育大脑”,高效用好信息化这把“金钥匙”。

让数据多跑路 让家长少跑腿

入学转学不用去学校 网上一查便知

“这也太快了吧,不用早起排队、不用一次次去问录取通知书的领取时间,从核验到录取,仅仅只需花2分钟。”6月,公办小学报名,很多拱墅区的新生家长发现,不用出门就完成了入学手续。

原来,这是“拱墅教育大脑”下一大应用场景“墅智入学”系统带来的便利,已在区内42所学校开展试点。

传统的入学手续,需要家长提前预约、错峰出行,准备好户口本、房产证等证明材料,集中到学校进行核验,学校也要组织大量教师现场进行材料比对,整个过程下来需要耗费不少时间。而这套“墅智入学”系统,可以直接调取户籍内适龄儿童的报名信息,通过后台进行大数据信息比对,不仅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也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审核”效率,让学校招生工作开展得更加科学有序。家长们在网上核验孩子的入学相关信息并确认后,符合条件的新生直接在手机上就能收到学校的电子预录取通知书。纸质录取通知书则通过邮政特快专递发放。

不仅入学之始实现“最多跑零次”,在转学上拱墅区的家长也享尽便利。拱墅区在“浙里办”App上线了“墅智转学”功能,家长可以在7月1日—8月15日进行报名预登记。

“往年申请转学都在暑期,家长要先去学校进行登记。一些焦虑的家长会不停地跑学校,了解最新的转学进展。现在有了这套转学预登记系统,家长可以直接在线了解转学进度,不需要多跑腿。”拱墅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家长在线完成转学预登记后,学校及教育局将对相关信息进行审核。审核结果可于8月中下旬在报名系统内查询,录取结果在8月底由录取学校负责通知。

多场景应用赋能教育数字化治理

万物互联让学校管理、教研更高效

通过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的运用场景还有不少。当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区域产业布局的变化往往伴随着人口的涌入和新楼盘的建造,学校的布局需要提前规划。

为了让规划更科学,“拱墅教育大脑”下的“资源配置应用场景”承担着重要职能,它打通了与政府端的数据,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区内各个板块规划户数的情况,然后根据“百户比”合理地布局学校。有效保障配套学校与新建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实现“四同步”,也就是新住宅交付后,孩子就能就近入学了。

保障校园安全,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前提。多年来,用电、用气、用水、食堂管理等物业监管人员少、专业水平不高,一直是困扰学校的一个痛点。如何破题,拱墅区想到通过人工智能来实现实时监管,为此打造了全区教育物联网,将学校监控、电子围栏、巡防巡更、用电能耗、燃气安全、离校安全等安防设备进行互联互通。“物联网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实现精准智能监控,哪里有安全隐患,系统会第一时间提醒,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拱墅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提升区域的教育质量,做好教研是关键。过去教师搞教研,很多时候只能凭主观经验,拱墅区为此打造了智能研修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将教师上传的课堂教学视频进行语音、语义识别和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为区域学科组、名优工作室、成长共同体、集团校提供线上研修空间。大数据推动了从传统“主观经验式”向“数据实证式”的教研转型,实现了区域学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师研修新生态。

教育信息化对区域教育规划与决策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拱墅区将通过打通信息壁垒,为高效治理赋能,全力打造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区县治理样板。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王厚明 通讯员 拱教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