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彰显科教文创高地活力品质城区首善风采
张娜 制图
时序轮替,不变的是勇立潮头的身影。
钱塘江畔,西湖区在拥抱机遇中筑梦崛起,在创新蝶变中脱颖而出。
西湖区的发展历程,是一部长歌奋进的壮丽史诗——从默默无闻的杭城郊区蜕变为全国顶流城区,西湖人敢为人先、敢闯敢试,成就了无数梦想与辉煌。
进入跨越式发展新阶段,西湖区以改革“关键之招”破解新的“成长烦恼”,紧扣“两高两区”品牌建设,纵深推进“六六行动”,让“首善”二字实至名归。
岁月长河不息,时代答卷常新——如今的西湖大地,科教高地“新”潮澎湃,文创高地姹紫嫣红,一个活力品质城区款款而来。
江河纵横,激荡交响。美丽西湖,正乘势而上写华章。
西湖好礼
聚焦“两高两区” 加速革新蝶变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西湖区捧出了一件件极具特色的好礼——既有来自产业平台的前沿科技成果,又有来自特色小镇的文创出圈“爆款”;既有千年茶镇孕育的“一杯好茶”,又有国际街区展现的“数字基因”;既有唱出中华“好腔调”的传统戏曲,又有从菜场到餐桌的“杭州味道”……通过这些饱含深情的好礼,为祖国献上诚挚而美好的祝福。
当我们打开这份“礼盒”, 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西湖区的窗口,这些年,在西湖大地上发生的精彩蝶变和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在这一刻有了具象化的表达。
1/ “三创融合”,助力新兴产业“硬核破圈”
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一只从云栖小镇“跑”出来的机器狗,让世界看见了中国“智”造的力量。
这只机器狗不仅是多届云栖大会的“常驻嘉宾”,更是参与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在安保巡逻、治安管控、服务管理、交通边防等领域大展拳脚。
一只机器狗背后,是一支科研生力军。西湖区全力竞逐人工智能赛道,聚焦算力、算法、数据,深耕大模型、人形机器人、脑机智能等优势领域,近年来涌现出了“五八智能”“云深处”等一批科创领军企业。
十年“云”起,一年一度的云栖大会,已经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科技盛宴,是全球前沿科技的“风向标”,是新兴产业共融的大舞台。
腾“云”而起揽“星”辰的云栖小镇,更是锚定了“全国特色小镇第一镇”的目标,聚焦新质生产力,做深太空智算、卫星互联网等未来赛道,不断刷新科技成果转化指数、科技进步创新指数。
在云栖小镇不断引领科技创新迈向更高峰的同时,距其3公里之外的“邻居”艺创小镇里,一只“猴子”让中国3A游戏登上世界舞台,成为全球顶流。
8月20日,玩家翘首以盼的《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当天就创下全球游戏行业多项新纪录,艺创小镇也再一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作为国家级视听创新创业基地,艺创小镇是名副其实的“爆款制造机”——不仅“蹦”出了“悟空”,还曾孕育出了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等多部脍炙人口的视听佳作;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奖牌“湖山”、火炬“薪火”、颁奖礼仪礼服“云舒霞卷”、吉祥物等也都诞生于此;“小冰岛”“凤凰艺市”等特色文旅项目成为年轻人青睐的网红打卡地。
眼下,西湖区正全力建设“阅读第一区”,位于艺创小镇的一座“声音图书馆”让大家邂逅了一场“声”动的旅行——将手中一张小小的卡片和手机轻轻一碰,就能听见“万物的声音”,开启有声阅读新体验。
在文化创意特色小镇里,阅读从传统迈向了数字新时代,另一边,文三数字生活街区同样上演了元宇宙照进现实的数字变革。
今年,街区围绕“数字文三”主题先后推出了9枚“奥义初心”纪念主题徽章,年轻人争相“集章”成为热潮。
近年来,文三数字生活街区锚定数字先锋产业定位,不断向“全国数字第一街”发力,以“前店后厂”模式紧密联动商业、产业协同发展,先后引进数字章鱼、中科视传等数十家数字类重点企业,形成了新型工业的新质生产力矩阵。
如今,元宇宙、沉浸式业态、集市嘉年华、二次元等新潮产业在街区轮番上演,不断破圈,让这里成为西湖区乃至杭州市的潮流文化先锋地。
2/ 多点开花,推动幸福生活“首善首享”
杭州西南,素有“万担茶乡”美誉的龙坞茶镇,被浸润在一片连绵的苍翠和氤氲的茶香里。
到了周末,“00后”周佳怡喜欢约上三五好友来这里,面朝茶园,迎风而坐,喝一杯正宗的西湖龙井茶,享受惬意的休闲时光。
“一杯好茶”,不仅能品出“杭州味道”,更是见证了龙坞茶镇“茶产业+”的发展路径——外桐坞村和长埭村通过“茶产业+艺术”不断激发未来乡村的发展活力;上城埭村以“茶产业+旅游”模式打造“慢生活、深呼吸”的茶乡品牌;桐坞村以“茶产业+电影”为路径打造中国首个乡村电影艺术发展基地,龙坞茶镇的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今年,“新茶饮”的强势出圈,为这座“千年茶镇”再添新名片。如今,全国新茶饮产业联盟正式落户龙坞茶镇,开茶节、西湖音乐节、“何你见未来”市集等多样业态完美融合,“老茶镇”飘出了“新茶香”。
如果说,杭州的春天,是从一杯西湖龙井茶开始的,那么迎接秋天的仪式感,怎么能少得了一筐甜蜜的火柿呢?
眼下,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7000多棵柿子树果实累累,一年一度的火柿节如约而至,游客在体验火柿采摘、共享丰收喜悦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浓浓的宋韵国风。
近年来,西溪湿地探索出了中国湿地保护与利用“双赢”的“西溪模式”,芦白柿红、桑青水碧、鹭舞燕翔,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如今,畅游西溪湿地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摇橹品茶、游船观景,体验一天“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桃源生活;夜幕降临,乐音初响,宋韵沉浸大戏《今夕共西溪》上演西溪里的美丽传说。随着国潮灯会、国风夜市等活动的不断“上新”,“西溪谣”摇来夜游新活力。
茶叶和火柿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将目光从陆地转向湖水,一条西湖鱼“游”进了城市菜场新记忆,成为百姓饭桌上那一口独特的鲜美。
今年春天,原东山农贸市场焕新升级,化身西湖东山集,招牌“西湖鱼”档口成了市集“C位”,每日顾客往来不绝。
一条“西湖鱼”,代表了生活富足、年年有余的美好祝福。而有滋有味的生活,却远不止这一条鱼——为了让居民的“菜篮子”拎出幸福感,西湖区高质量推进“一菜一早”民生实事项目,打造了古荡农贸市场、文二菜市、东山弄市集、蒋村柿集等一系列网红菜市场,以“小市场”改善“大民生”。
三餐有味、四季有景,城市中升腾的烟火气,成为幸福感的“生产力”。
西湖礼赞
持续“攀高向新” 共筑美好未来
致敬来时路,昂扬再出发。
今年以来,西湖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教育、科技、人才同频共振;全面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推动文化、科技、旅游深度融合。
眼下,西湖区创新势头“热辣滚烫”、数字浪潮奔涌正盛、文创精品“出圈出海”,在“攀高向新”中不断激活新动能、焕发新活力、点亮新赛道。
站在新的起点,西湖区将发挥高校高新科创优势、共绘“民呼我为”幸福生活新图景,奋力打造科教文创高地活力品质城区,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 创新引领,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从2050大会、云栖大会,到空天信息大会,云栖小镇里接二连三举办的高规格科技盛会,让“科创”成为西湖区又一张响亮的“金名片”。
科技创新,是西湖区今年当之无愧的“热词”。
在上世纪50年代,杭州第一个城市规划就将西湖区冠以“文教”之名。近年来,西湖区大力实施“科创强区”战略,紧抓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策源“东首”的重大契机,以高能级平台建设和核心技术攻关为抓手,加速构建优质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
今年初,西湖区立下新目标——把科技创新摆在城区发展“C位”,并正式发布了打造成果转化首选地行动方案和环大学创新圈行动方案。
此前,西湖区因地制宜推出了“创新一公里”,打通了创新策源输出的“最初一公里”、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和建设环大学创新圈的“最近一公里”,全力推动科创从“书架”到“货架”。
2023年,西湖区在发展高校经济的基础上,将“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作为打造成果转化首选地的主抓手。如今,西湖区五大“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全面启动,进一步推动西湖区成为高效吸纳全球科技成果“强磁场”、高频次成果交易集散地、科技成果转化的首选地。
今年以来,西湖区盘活了空间资源80余万平方米,落地成果转化项目112个,实现技术交易额232亿元,五大“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圈圈“有团队、有阵地、有成果”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除了彰显“科创”实力,西湖区还在“文创”这张考卷上,拿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今年3月,一场“春天的盛会”——西湖区文创大会召开,发布了“西湖区文化产业生态”,并送出一份沉甸甸的“大礼包”,不断激活西湖文创“一池春水”。
自古钱塘多繁华,西湖区是浙江省之江文化产业带唯一核心区,打造了以西溪创意园和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为核心的环西溪影视产业带和影视文化、创意设计产业集群,以及以艺创小镇为核心的环之江文化产业带和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文旅演艺、艺术创作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西湖区文创产业 “百花齐放”——国产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并风靡全球,“种地吧”“宋城千古情”入选全省文旅爆款培育计划,15部文艺作品获省级及以上奖项;1家企业入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家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数量全省第1。
眼下,西湖区正全力打造“文创高地”,做精做强“两镇六街区”,加快建设艺创小镇、龙坞茶镇,留下古镇、三墩五里塘等历史街区,转塘、曙光路等艺术街区,文三街、天目里等国际街区,不断吸引人才、产业、艺术、科技、高校等各方资源要素的汇聚,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2/ 民生优享,打造青年向往之地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打造青年发展之城、向往之地,西湖区持续发力,让青年群体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就业。
对于今年大学毕业的朱瑛洁来说,选择将西湖区作为“来杭第一站”,是“真的选对了”。“刚来杭州的时候,我申请了7天免费住的青荷驿站,不仅环境好,交通还很便利,工作人员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招聘会的信息,对我帮助很大。”朱瑛洁感叹。
和朱瑛洁一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来到杭州、留在西湖,成为辖区发展的建设者和见证者。今年以来,西湖区锚定“青年留杭第一区”目标,落实“春雨计划”“青荷计划”,大力开展青年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构建“15分钟青年人才发展服务圈”,打造青年夜校阵地13个,筹集青荷驿站190套,全区56.6万青年群体成为打造科教文创高地活力品质城区的关键力量。
与这座城实现“双向奔赴”的,还有一股“新力量”。
西湖区是全省首个“小哥学院”的发源地,一批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在这里圆了大学梦。今年9月,西湖区发布了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十条举措”,涵盖了强化政治引领、助推成长成才、打造“友好小区(楼宇)”、升级“服务阵地”、推广“优惠就餐”、开展“纾困维权”、促进“身心两健”、扩容“关爱基金”、融入基层治理、开展典型选树等十个方面,让“小哥”群体切实感受到了便利和关爱。
推动品质生活“提速”、幸福生活“加码”,西湖区把惠民实事办进了百姓心坎里——一批老旧小区迎来提升改造,群众居住环境“焕新”更“长新”;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老年食堂建到居民家门口,加速形成“15分钟幸福养老服务圈”;持续探索托幼一体化发展模式,构建“家园社融合”托育体系,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
此外,西湖区抢抓综合品质样板区试点,统筹推进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高水平打造蒋村全域未来社区;在乡村运营方面,西湖区率先破题,进一步迭代“艺术村长”“科技村长”,培育农创客、乡村CEO等现代新农人,深化“一村一品”组团发展模式,打造都市型乡村经济样板。
眼下,西湖区正在全力打造“阅读第一区”,探索公共文化空间运营机制改革,提升国企大文创产业集成服务水平,提质扩容区图书馆、文化馆,加快中国湿地博物馆数字焕新,推广晓风、茑屋等特色书店,打造“西湖遇见敦煌”等文旅复合型网红书房,串珠成链构建“悦读”风景线,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