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磊磊又来杭州以诗会友了 “站在山巅”看唐诗,它们因何而美?
六神磊磊,知名自媒体内容创作者,他解读金庸作品和唐诗的文章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最懂他的读者甚至这样评价他:“他用金庸来批判,用唐诗来欣赏。”10月20日,绿马甲文明公益行动联合浙江图书馆,邀请六神磊磊来到文澜讲坛,请他讲述唐诗最美好的时代。
上一次六神磊磊受邀来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讲唐诗是在2019年,当时,他主要讲了关于李白的故事。这次,他带着新作《唐诗光明顶》来到杭州。《唐诗光明顶》是六神磊磊“唐诗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是《唐诗寒武纪》。对于唐诗的解读,六神磊磊总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加上他那极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因此,他的作品深受唐诗爱好者的欢迎。比如他此前的作品《六神磊磊读唐诗》《给孩子的唐诗课》等,就让一大批家长和小朋友成为他的“粉丝”。
在《唐诗光明顶》一书中,六神磊磊仿佛成为穿越回唐代的观察者,始终伴随在那些伟大诗人身边,细细解构光彩照人的诗人群像。不过,在讲座上,他并没有像书中那样一一讲述诗人个体的故事,而是“站在山巅”,和大家聊起了一个关键问题——唐诗到底美在哪里?
现存的唐诗只有4.8万首,与其他朝代的诗作相比,产量不算高。宋诗有27万首,明诗有50万首,清诗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00余万首。但说起艺术成就,毫无疑问,唐诗是最高的。六神磊磊用自己的理解,将唐诗之美总结为三点。
首先是“自信”。唐代的强盛给了每一位诗人极大的自信,他们是一群自信非凡的人。无论是18岁那年的王勃,还是壮年时期的李白、杜甫,在他们的诗句里都能找到那股超强的自信。
其次是“包容”。六神磊磊认为,唐诗盛行的时代支持每一位诗人的想法,他们可以自由地抒发胸臆,诗句里没有对错,只有鲜活的生活场景。无论是追求事业,还是向往爱情,哪怕打算归隐“躺平”,唐诗都会“支持”你。
最重要的还是“启迪”。面对孤独时,诗人能自我消解,这才有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体会感激时,诗人的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体现了一种不问社会身份的平等观;珍惜自由时,诗人写下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三峡的猿啼声本来是悲凉的,在这里却有了一种欢畅轻松之感。
无论是写作还是做讲座,六神磊磊总会用富有“网感”的语言讲述唐诗背后的故事,这也成了他收获大批“铁粉”的原因之一。比如,他说宋诗的产量是唐诗的好几倍,是因为宋代诗人“太卷”;说起王维字摩诘,他的一句“还巨蟹呢”,引得台下一阵大笑;又说到王维特别会安慰人,他索性称王维是唐代的“情绪价值之王”……
六神磊磊说,之所以唐诗永远不会有过时感,是因为它们体现出的各种价值观都与现代人非常“谈得来”,放在今天看,那些文字依然异常鲜活。看某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是看这些作品在多大程度上书写了那个时代,而唐诗正是书写了它所处于的那个灿烂年代。
互动问答
问题1:你对唐诗这么有研究,是不是也会写写诗?
六神磊磊:把唐诗文化弘扬传承下去,并不一定要自己去写诗。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学样式,我不写诗,但很开心能和大家一起欣赏唐诗。
问题2:现在国潮兴起,这对你的文学创作有什么影响?
六神磊磊:现在国潮特别热,我出读唐诗的书,出版社特别欢迎。最有趣的事情是,现在我的读者里,小朋友越来越多。来听我分享金庸作品的读者一年比一年老了,但是来听听我解读唐诗的读者,每一批里都有小朋友,这说明学习、赏析古典文学后继有人。这是特别好的现象。
问题3:是不是有可能解读一下古龙的作品?
六神磊磊:其实我也非常喜欢古龙的作品,但我的理解是,金庸的作品功底更深厚,更经得起挖掘,所以我被这些作品“摧残”了多年,至今依然有宝藏可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