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凤川街道:“双百”引擎驱动,激活发展新动能

2024-12-16 09:28:34

岁末的凤川,冬寒中孕育着蓬勃生机。三源革命老区,上百亩的“稻菌轮作园”中羊肚菌如黑绒毯般铺展,静待来年丰收;三鑫城乡郊区,小源山文旅融合项目施工逐步进入状态,为共富乡村增添活力与希望;柴埠开发园区,留用地夜市开埠正如火如荼准备着,烟火气与冬寒交相辉映。

自桐庐县委、县政府吹响“增长100、标杆100”双百攻坚集结号以来,凤川街道聚焦“发展和美丽”两大主题,紧盯谋项目、抢机遇、争支持,围绕做实园区保障、做优城乡共富、做美环境治理等工作持续发力,在产业动能培育、城乡竞争力提升、民生改善等方面全面释放发展潜能。

强力保障园区及项目建设,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152”智能制造产业园内,三诺电子长三角总部基地建设现场一派繁忙,工人们在各施工点位紧张作业,运输车辆来往穿梭。

“目前正全力推进厂房建设,确保如期投产。”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总投资50亿元、占地300余亩的项目,将构建信息设备、音视频、AIOT、新能源、大健康等多元产业集群。项目全部投产后,5年内将力争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在为项目“拓空间”上,凤川街道围绕营商环境打造更是不遗余力。11月,一处11亩的甲鱼养殖场顺利完成征迁,为三诺电子二期发展腾出空间。“这是一个三年磨一剑的过程。”凤川街道社区治理服务中心主任申屠进说,“我们多次实地走访,耐心沟通,最终赢得了经营者的理解和支持。”

随着视觉智能、医疗器械、新能源等龙头企业,纷纷落户开发区凤川区块,在全县50强制造企业中,凤川区块项目数占比50%,工业增加值占比70%以上,产业结构实现质的飞跃。作为“保障方”,凤川街道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节点,持续做好开发区主平台优质项目的服务保障。截至目前,凤川街道已打造14个高“标准地”项目,总面积达3046亩。

与此同时,街道本级的重大文旅项目建设也驶入快车道。一期总投资12亿元的杭州桐庐小源溪山水运动公园山居板块已开工建设,园区配套道路等“四通一平”即将开工;杭州斧头岗戎旅融合名枪运动旅居园75.26亩地块供地已准备就绪;桐庐木杓堰教研旅游基地一期主体工程已竣工,室内装修工程正在加快推进,计划来年运营。

在凤川翙岗、西庄村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里,元胡、浙贝、白术、黄精等中药材郁郁葱葱。在杭州桐阁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浓郁的中药香气扑面而来,工人们正忙碌地挑选、包装中药材。

近年来,凤川街道立足资源优势,推动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桐阁堂在当地建设了两个百亩中药材基地,全县“浙八味”道地药材种植面积超千亩,形成完整产业链。随着桐阁堂中药物流产业园主体工程即将投产,企业产销运转效率将大幅提升,年产值预计可达3亿元。

西庄村作为华佗后裔聚居地,村里的中医药博物馆收藏着数千种中药标本、古方、器具,展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西庄村还谋划打造“一街、一祠、两园”养生度假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中医药文化魅力。

强势推进城乡共富改革试点,持续探索发展新路径

在凤川,一个个围绕补短板、促共富的闲置用地开发方案正在形成,过去闲置低效的留用地、集体建设用地正悄然蜕变,成为推动乡村共富的新引擎。在柴埠村委附近,一块沉睡多年留用地如今正焕发生机,一期规模达20亩的柴埠夜市已完成基础设施改造,水电齐备,污水管道铺设完毕,地面硬化工作也已收尾。

“我们利用这块闲置地发展夜市经济,现在基础设施已经建好了。”柴埠村党支部书记江权兴介绍道。前期,已有300多家商户有入驻意愿,经过严格筛选,目前已有70多个摊位成功出租,从餐饮到零售一应俱全,日前已进入试营业阶段。

一旁,配套的172个停车位整齐排列,不仅服务夜市,还以优惠价格向周边居民开放。江权兴表示:“我们还把大学周边、疏港公路一侧的路边摊引导到正规场所来,这样一来,既方便统一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减轻环境压力,又能为村集体增收。”

交通的改善也为凤川街道的乡村共富注入了新活力。沿着柴雅线前行,原本曲折的3公里临水临崖路已被缩短为1.6公里的直线公路。同时,三鑫村雷坞桥至亲水平台路段施工正酣,有望本月底通车,将为沿线的外源村、潇源村和大源村“三源片”打开发展新空间。大源溪综合治理、美丽民居等工程也持续推进中,乡村面貌日新月异。

在凤川街道上洋洲村瑶琳路与康益弄的交叉口,总建筑面积超过4500平方米的新洋洲人创业创客中心项目建设正紧锣密鼓进行。项目既为外来青年搭建起“拎包”创业的便捷平台,也为经济开发区产业生态优化开辟新径。

如今,凤川围绕完善街道生活服务性服务业,“指标100”工作已呈现多点开花的良好发展态势。岩桥村集精装修蓝领公寓、商业街与酒店于一体的“产业新社区”不日将投入运营。这是街道村级留用地开发的首个试点,创新采用“村社出地、企业建设、成本回购”模式。据统计,目前街道已整合六个村共454.9亩留用地等资源。当前,如何成功将“土地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已成为街村两级干部的新话题。

桐庐县凤川街道党工委书记杨志强介绍,通过成功举办2024环浙步道总决赛暨桐庐十字峡谷溯溪越野赛、“凤川有意 源来等你”农事节、翙岗潮玩喜街节等活动,成功创建“凤川味道”“凤有佳礼”等特色富民产业品牌,合作落户浙江省山地越野跑(凤川)训练基地,合作建立杭州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基地”,一个围绕美丽田园、美丽道路、美丽河湖、美丽城镇、美丽民居“五美”的千万工程共富新场景正在持续打造中。

强化拓展共商共治新网格,全力打造治理新样板

“人才是发展核心动力。”杨志强称,街道与杭州商学院建立校街合作,推动职能部门与各院系结对,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就业创业机遇,还深化“红色乡音”家园品牌建设,完善新居民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保障。

桑园村,是一个拥有978名本地居民和超过9000名新居民的典型人口倒挂村,面临着治理上的诸多挑战——既要改善村容村貌,又要满足新居民多样化的需求。对此,桑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有金表示,桑园村以“党建红”为引领,推动“网格红”建设,通过“共商、共治”方式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依托网格智治体系,桑园村组建了一支由本村党员、流动党员和网格员构成的“1+1”网格红管家队伍,他们深入每户家庭,倾听群众声音。在停车管理方面,桑园村实现了从“一位难求”到“有位有序”的转变,并针对乱设摊、路面油污等薄弱区域进行了集中整治,同时结合“隐患排查+网格筛查”,加强了消防安全的前端防控。

针对“一老一小”群体的多元需求,桑园村坚持“四点半课堂”十余年,开设剪纸、书法、绘画等课程,解决小孩托育难题;老年食堂为村里及外来务工老人提供低价供餐。

作为村集体增收的抓手,柴埠村还创新成立强村公司——万洁物业,吸纳了本村村民就业50多名。柴埠村党支部书记江权兴表示,尽管是“自己的物业公司”,但管理标准毫不含糊。小区内实行人车分流,且不存在毁绿种菜情况。今年上半年,物业团队清理楼道积存的老旧家具达五十余车,消除了安全隐患。村民福利也在持续提升。柴埠小区设置了500多个免费充电桩,60岁以上老人享受节日红包和意外险保障,80岁以上老人在老年食堂免费就餐。今年以来,柴埠村集体经济收益超千万元,其中自营物业三年节省支出近300万元。

凤川街道的共商共治不止于此。通过每月开展的“村村比美·全域争靓”互评互看行动,整改环境问题,推进环保督察整改销号,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实施雨污分流改造……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乡村风貌焕然一新,隶属金萧支队的革命老区“三源片”也顺势串联成链。目前,街道13个村全面完成村集体经济收入“8050”目标,有2个村经营性收入超300万元,6个村超100万元,化债95.28万元,领先全县。

当下,凤川街道正迎来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随着三高铁四高速交通网的形成,富春未来城一期开城在即,借助桐庐奋力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全域高品质美丽标杆示范地东风,围绕“双百”攻坚,以高姿态推动“裕美凤川·未来新城”建设发展,在共商、共治、共建、共享之路上稳步前行,让幸福在这片土地上“满格”呈现。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黄蓉萍 桐庐微融圈 章肖笑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