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推动优质均衡发展 努力书写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

2024-12-31 09:00:52

余杭区径山高中(筹)

未来教育集团杜甫中学

第二届琢玉学术节活动

学生在体验科创类课程

行政区划优化后的余杭区,亟须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回眸区划优化调整以来的奋进之路,余杭锚定“让每个家庭‘好上学’‘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目标,坚持把教育均衡项目作为年度十大民生实事之首,深入实施“美好教育工程”,纵深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持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引领带动全区教育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底,余杭区新增省现代化学校、省一省二级幼儿园等省级标杆学校100所,新增市级以上名优教师478人,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高分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省级评估,连续两年在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中获评A级,努力让优质均衡、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惠及千万家。

新校园投用 高起点办学

让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当下,余杭区经济飞速发展,人才不断奔赴而来,老百姓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让教育服务供给跟上发展新形势,把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做得更大?

民有所呼,政有所为。区划调整以来,余杭实施高水平建设未来学校行动,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据统计,2024年,余杭建成教育项目26个,新增班级数745个,新增学位数30576个。至此,余杭已投用新建学校项目88个,新增学位8.09万个,实现全区学位资源总体平衡,美好教育的“施工图”渐成全域实景图。

“有学上”更要“上好学”。今年,余杭重点推进“锦绣育才教育集团项目”“余杭未来教育集团项目”“浙大教育科技项目”等合作办学项目,以“挂牌+托管办学”的形式开展合作办学,共涵盖5个镇街、8所中小学校。目前,全区已初步形成杭师大系、杭二学军系等十大名校合作体系,名校集团化在校生覆盖率达到84%,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以及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景。

要想“上好学”,除了名校集团化办学,也离不开区内老牌学校的内涵式发展。2024年,太炎中学、良渚古墩路小学等10所学校成功创建省现代化学校,良渚云华幼儿园(玉崇园区)、仓前云帆幼儿园(吴山园区)等5所幼儿园获评省一级幼儿园,激发“老”学校的“新”活力。

而随着生源洪峰逐渐向初、高中传导,余杭也提前布局规划。余杭第一中学与杭二中合作办学、余杭中学与学军中学合作办学,瓶窑中学成为杭州唯一的国家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眼下,余杭共有区属公办普高5所,市属公办普高1所。2025年,径山高中(筹)与天元公学和睦校区投用后,预计可新增公办普高学位4200个。此外,瓶窑二中(筹)等3所初中也将建成投用。

一个个优质的教育项目犹如转动的齿轮,为余杭的教育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推进教育项目建设,持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愿望。”余杭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精准引才 精细育才

打造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育想要短时间内实现突破,教师队伍的提升刻不容缓。近年来,余杭打好内育外引组合拳,挖掘、培养了一批助力全区教育快速发展的教师“精兵”。

今年以来,余杭持续完善69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679名学员的日常管理,综合采用专家进校、主题研讨、学术论坛、同伴互帮等形式,强化名师资源辐射引领。不仅如此,还部署启动“领军领航”名师培训项目,面向54位学员进行“一对一”画像分析,靶向订制成长课程,加快培育“领军型”骨干教师。

除了向内培育师资,向外引进人才也是余杭教育步步成长的法宝。例如,在名优教师引进上,余杭区一直开足马力,聚焦领军教师、青年骨干等群体,面向全国选聘名优教师。2024年成功招引名优教师54人,其中特级正高教师4人,地市级及以上名师占比81.5%。

而在新教师招聘上,余杭教育也一直追求高标准。聚焦优秀高校毕业生,开展“名校人才直通车”等活动,不断创新优化招聘方式,今年全区已累计招聘51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共194人,占比37.7%,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优秀毕业生224人,占比43.6%。

百花齐放春满园。经过持续探索,余杭师资队伍的内生动力越来越足。2024年,全区新增全国优秀教师等市级以上名优教师134人,选树区骨干教师、区名师124人,助力教师队伍建设走上快车道。

多元服务 安全提质

满足孩子全面发展需求

美好教育愿景下,如何构建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机制,满足孩子成长的个性化、多元性需求?

对于家长而言,孩子在学校吃得如何始终是个牵挂。为此,余杭推进“阳光厨房”建设,围绕“专家审核”“家校食材验收”“数字化智慧监管”等环节,推动“校园餐”成为“放心餐”,守护16万余名师生舌尖上的安全。而在2024年学校食堂改造提升行动中,全区的经费投入达到了2675万元,改造食堂41家。

除了身体健康,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今年5月,余杭区推出了“余心悆见”心育品牌,上线“余心悆见”小程序,累计开展心理健康活动174余场、心理咨询114人次、组织心理研学6期、预约诊疗 30 人次,受益青少年超过10000人。有家长评价说:“在孩子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这样系统的心理健康服务是一剂良药。”

此外,余杭还努力解决家长的急难愁盼问题,凝聚教育合力。比如,如何破解“带娃焦虑”,助解家长的“后顾之忧”?余杭通过扩充公办托位、提供免费多元的早教服务等方式,探索优质的“托幼一体化”模式。目前,全区共开设有50个公办托班、14个小托混龄班,推出1131个托位,实现公办托班点位12个镇(街道)全覆盖;面向2-3岁幼儿开设双休日伢伢成长营活动,惠及6000多户家庭,托起了家长“稳稳的幸福”。

值得一提的是,余杭在科创教育上也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余杭联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共建余杭区科创教育研究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创竞赛,共参与15大赛事51个赛项,获得国家级奖项178项,省级奖项467项,市级奖项155项,总计800项……全区科学教育出圈出彩,为培养余杭学子多元化的素养提供支撑。

美好教育的初心,开端如同溪涧,但终将汇流成辽远宽阔的长河。2025年,余杭将不断擦亮教育的温暖底色,以更加昂扬的精神和奋进的姿态,让优质的教育成果惠及每一个孩子。

    来源: 作者:文/ 胡倩 石鲜鲜 宋婷 图/ 由余杭区教育局提供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