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漫开启“主场时代”

2025-02-10 16:41:36

这个春节档,国产动漫再次刷新了观众对动画电影的认知。《哪吒之魔童闹海》“高开疯走”,截至2月9日12时,电影票房超77亿,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第一。《熊出没·重启未来》也表现不俗,系列电影累计票房突破80亿元,展现出国漫IP的持久生命力。

春节档动画电影的狂欢不仅让观众大呼过瘾,也向世界宣告——国产动漫已然崛起。

国产动漫电影的成功绝非偶然。我们不禁疑问,短短十余载,国产动漫经历了怎样的蜕变?是什么让国漫电影在春节档一骑绝尘?未来,这股“新东风”又将如何助力国产动漫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01

从“低龄专属”走向全民追捧

回望过去,国产动漫电影市场曾经一度遭遇寒冬。长期局限于儿童向的内容生产,使国产动漫被打上了“低龄化取向”的标签。

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强势崛起,让人不禁回忆中国动漫发展的历史轨迹。在经典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2005年至2015年,中国动漫市场基本被面向儿童群体的2D动画所占据,“出圈”的作品少之又少。

动画电影方面,只有《喜羊羊》这类全国闻名的大型IP敢于挑战市场,然而质量和口碑却不尽如人意。《赛尔号大电影3》和《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等多部动画电影更是先后遭到了市场的“痛击”。

直到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上映,其凭借精良的制作、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东方美学,打破了观众对国产动漫电影的固有认知,中国动画才逐渐摆脱“低幼化”的刻板印象。

此后,《白蛇:缘起》《姜子牙》等一批高质量作品相继涌现,不仅在国内市场掀起观影热潮,更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积极的口碑和稳步增长的票房,最直接证明了观众对动画电影的接受度和喜爱度不断提高。动画电影不再是低龄段的专属,而是成为全年龄段观众的选择,国漫电影市场也逐渐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02

以文化为根融合创意科技

国产动漫的崛起,并非某一部作品的爆火带来的短暂辉煌,而是扎根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探索创新的长期积累。相比于传统电影,中国动画电影的成功离不开持续深耕与突破,尤其体现在以下三大显著特征。

用传统文化“适配”当代价值。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市场涌现出《大鱼海棠》《新神榜:哪吒重生》《长安三万里》等一批优质作品。这些影片通过深挖传统文化内核,将东方美学与现代叙事相结合,不仅让年轻的观众耳目一新,也唤起了成年受众对经典传说的记忆,成功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破圈”传播。

以《长安三万里》为例,影片以细腻的笔触塑造了李白、杜甫、高适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电影通过展现诗人间的深厚友情,融入家国情怀,将个人命运与时代特征紧密交织,获得各年龄段观众的好评。

用无限想象赋能艺术创作。动画电影是丰富的想象力、创意空间和情绪价值的融合体。在动画的世界里,导演可以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尽情挥洒创意,构建出令人惊叹的奇幻世界和充满魅力的独特角色。

例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并没有一味强调孙悟空的无敌战力,而是将叙事重心放在了人物角色间的互动与成长上,讲述了孙悟空如何在与江流儿的交往中,由一个内心挣扎的落寞英雄,逐渐找回本心,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

用数字技术打造视觉震撼。借助先进的3D虚拟技术和计算机图形技术,动画电影能够突破现实世界的限制,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场景和细腻入微的角色形象,从而为观众带来极致的视听盛宴。

例如,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特效镜头数量超过1900个,每一帧画面都展现了数字动画的强大表现力。“陈塘关大战”一幕尤为震撼——怪物身上密密麻麻的铰链如同发丝般在空中摇曳,动态视效拉满。当无数根锁链骤然压向银幕,强烈的视觉冲击扑面而来,给人以真实的窒息感和压迫感。

03

由高光时刻迈向长期繁荣

近几年,国产动画电影虽一路高歌猛进,但整体上距离全球顶尖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前50,中国仅有《哪吒之魔童闹海》跻身其中。未来,中国动画电影如何更进一步?笔者认为,答案或许应聚焦以下三点。

对接国际市场。近年来,国产动漫在技术层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独特位置。然而,闭门造车不可取,唯有积极融入全球协作,打造“技术双循环”,才能推动电影工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目前,国内特效与动画公司通过承接漫威、Netflix(如原力动画参与《爱死机》第三季)等国际订单,年均创汇近10亿美元;同时,海外团队也开始参与国产动画制作,反向刺激国内市场增长。数据显示,除动画行业外,2023年中国视觉效果(VFX)市场规模达到111亿元,相比2015年的33.5亿元,增长了三倍之多。技术升级,正助力国漫迈向更广阔的舞台。

延长产业链条。中国动画电影不能只盯着票房收益,而应布局更长远的发展路径,推动全产业链升级。从原创策划到衍生品开发,从制作到发行放映,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细打磨,形成闭环生态,为行业的长期繁荣提供有力保障。

例如,阿里鱼通过打造“数字藏品+实体衍生”模式,使单个IP的变现渠道拓展至12个领域。未来,每一部优质国产动画电影都应被视为一个超级IP,通过多元化运营延长生命周期,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讲好“中国故事”。内容始终是影视作品成功的核心。在未来,国产动漫需要深耕本土文化资源,用国际化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一方面,除了继续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国产动漫还应结合当代价值观进行创新表达,让全球观众通过银幕领略中华文化之美。另一方面,国产动漫的题材选择也需更加多元,不必局限于神话传说,完全可以向科幻、悬疑等领域拓展,以满足不同年龄层和兴趣群体的需求。

1922年,万氏兄弟制作了中国首部动画广告片。彼时的他们或许难以想象,百年之后,国产动漫已成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在主流银幕上大放异彩。期待中国动画电影在未来能获得更耀眼的成绩,让世界看到中国动画的力量!

来源:杭州文化产业 作者: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