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看报表,更懂技术路线图” 企业代表夸“国际滨”的招商专业度国内罕见
2月13日上午,杭州高新区(滨江)召开“滨向未来 江潮澎湃”招商大会,吹响了新一年招商引资的冲锋号。
会上,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区长郑迪发布了《杭州高新区(滨江)招商变革政策方案》。这一方案以“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出通过招商模式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全面提升招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经济活力。
郑迪介绍了“13589”大招商机制:建强1个统筹中枢——投资促进协同中心;锻造街道、平台、国企3支主力军;打造50支科创产业基金合作矩阵;激活80个优质特色产业园区;依托9大高能级科创平台,建立“科学家+企业家”联合实验室;布局9个海外人才驿站。这一机制将为滨江构建“大招商”格局、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孵化未来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为更好赋能项目成长,滨江全面构筑了招商产业基金矩阵,计划组建总规模超600亿元的“招商基金池”。大会现场发布了杭州高新凤栖梧桐基金,该基金总规模15亿元,首期规模5亿元,重点投向新科技、硬科技和强壁垒的未来产业,为滨江的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此外,大会还签约了6支合作基金和18个产业项目,涵盖人工智能、高端医疗装备、智能物联、低空经济等多个前沿领域。这些项目不仅包括总部裂变、高层次人才项目,还涉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将进一步优化滨江的产业生态结构,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大会还为特色产业园代表授牌,并为链主企业、科创平台、高层次人才、投资机构等“招商合伙人”颁证。滨江通过整合多元主体力量,构建了一张高效、紧密的招商网络,打造了立体化、全方位的招商引资新格局。
会上,“杭州高新区(滨江)投资促进协同中心”正式揭牌。这一中心将成为全区招商工作的统筹协调中枢,进一步深化招商机制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招商工作更加高效、精准。
“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滨江区商务局副局长陈晔用这16个字概括了滨江政府的服务理念。从企业萌芽期的政策扶持、人才引进,到成长期的融资对接、员工子女教育医疗配套,滨江以“陪跑式”服务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体系。他透露,此次签约的项目涵盖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新赛道龙头企业,政府将针对企业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延续杭州“耐心陪跑”的城市基因。这种服务理念不仅让企业感受到温暖,更让滨江成为企业成长的沃土。
“在滨江,进政府办公楼比进写字楼还容易。”一家金投董事长王峰斌在现场不禁感慨道,滨江招商引资是具有“软实力”的。他提到,滨江拥有107家上市公司的产业集群效应,以及多家行业头部企业的生态辐射力。更重要的是,区政府的政策从纸面到落地的速度极快。“从初次对接到项目落地,政府专班全程‘在线’,连深夜发文件都能秒回。”同时,他还意外滨江对产业基金展现出“懂行”的投资眼光:“他们不只看报表,更懂技术路线图,这种专业度在国内罕见。”
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委书记章登峰表示,滨江将聚焦产业、科技、人才三个维度,全面掀起招商的强大攻势,力争在项目引育上实现更大突破。同时,滨江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从政策支持、空间适配到服务保障,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陪跑式”服务,助力企业从“小苗”长成“大树”。
接下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将全力推进招商工作高质量开展,深化产业链精准招商,为高水平“建设天堂硅谷、打造硅谷天堂”注入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