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这个城区新落地10个前瞻性、突破性的创新项目
如果要为杭州“六小龙”建一个企业总部,最合适的地方是哪里?DeepSeek给出的答案是:杭州未来科技城。
DeepSeek的答案是否是大家所认可的,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2月18日,杭州市余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却向大众展示了余杭从电商到AI再一次踩上时代风口的决心。
10个前瞻性、突破性的创新项目落地
攀高峰,向未来。作为“浙江经济第一区”,余杭区坚持“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大会期间,余杭区按照惯例为企业分别授予高质量发展杰出贡献奖、数字经济突出贡献企业、创新策源优秀成果奖等荣誉。同时,余杭区启动了“未来攀峰”行动,即充分培育“1+3+X”未来产业体系,夯实人工智能基础底座,加快布局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等三大前沿风口,以及X个前沿领域。
当天进行的重大签约,10个具有前瞻性、突破性的创新项目落地未来科技城,涉及人工智能、未来医疗、脑机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
“余杭始终将人才视作第一资源。我们每年至少投入15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各类人才培养,构建顶尖人才引领。”余杭区财政局企业科科长汪钟洪介绍,他们将顶尖人才的补贴标准提至最高1500万元,希望政府和企业共同把优秀人才招到余杭的企业,为企业和余杭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大会上,余杭发布了一揽子新政,为企业送上“及时雨”。例如为促进产业兴盛,余杭将每年安排最高5000万元“算力券”资金,加大力度支持企业购买算力服务;每年发放最高5000万元“模型券”,降低人工智能模型应用成本。
企业选择“落户”余杭看中诚意
余杭的国家大科学装置数、省实验室总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数等科技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一。从2024年度公布的杭州市总部企业名单中看来,余杭共有67家企业上榜。其中,千亿级总部企业2家,百亿级总部企业4家。
企业为何愿意选择余杭?
“2018年,当脑机接口技术还不为人知时,余杭区领导就来到波士顿考察我们的办公室。”作为“六小龙”之一的强脑科技创始人韩璧丞直言,那次考察让他感受到余杭对高科技产业的重视,团队决定将总部迁至余杭,致力于将脑机接口的产业化。2023年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强脑科技开发的智能仿生手点燃主火炬,让大众知道了这家公司,而这家公司现在已经成为了全球领先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
余杭支持楼宇(总部)经济发展、培育独角兽企业、继续支持创新创业,同时对人才服务、公共服务、空间与金融等多领域要素做好保障,让企业在新中心的热土上没有后顾之忧地奋发前行。
“一年前,公司曾经在深圳和宁波考察,最终选择了余杭。”在智澄英达董事长胡鲁辉看来,今年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发展风口的一年,而余杭提供良好人才资源和创新创业生态,能帮助公司快速发展。“余杭对人才的补贴力度很大,政策也比较透明,让我们能够踏踏实实去做事情。”
蓝芯科技副总裁郑超更是直白地表示,公司每年都会花费几十万元购买算力卡进行大模型的训练,余杭区政府出台的补贴政策,可以让他们节约成本。
作为百亿级总部企业,华立集团很有“发言权”。“余杭的确是‘最懂企业的政府’想企业所想,需企业所需。”华立海外副总裁张桂芳说,政府还帮助企业“出海”,如今该集团不仅在境外有生产制造基地、工业园、农业园,还构建起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销售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