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7年前,余杭考察团在波士顿的一间地下室,找到强脑科技初创团队,并将他们带到了余杭。7年后,强脑科技跻身“杭州六小龙”之一,引发外界热切关注。
2月18日,强脑科技创始人兼CEO韩璧丞在余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言,分享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他说:“这里坚定支持科创企业发展的决心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我们能够专注于技术创新,践行我们的初心。”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这句话在余杭,从来都不是口号。如今,迈入“3000亿+”时代的余杭,更是要优化营商环境的着力点和驱动力,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
于是,借着这场大会,余杭区重磅发布《余杭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吹响产业高质量发展“冲锋号”。这个被称为“黄金68条”升级版的产业政策,聚焦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产业兴盛、梯度培育、要素保障5个方面。例如,出于对新质生产力的重视,余杭在原来每年5000万元“算力券”的基础上,升级出台了每年发放5000万元“模型券”,帮助企业降低人工智能模型应用成本。
对余杭而言,优化营商环境不只在“惠”,更要为企业发展提供“余杭方案”,让实惠政策成为余杭高质量发展的“王牌”力量。为此,余杭组织了4场签约,也都有引入新增量、带动区域发展活力之意。
比如,“人才新伙伴”代表签约旨在为余杭导入更多海外人才和项目;“创新成果转化”签约聚焦人工智能、未来医疗、脑机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未来产业,签约后将加速项目在余杭的产业化进程;“YU建未来”签约致力集聚“未来工厂”建设服务资源,推出全省首个“未来工厂”全生命周期指导、全流程闭环、全链条服务的“三全”工作体系;“金融聚力余杭”签约目的是吸引更多国内外社会资本关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助力区内优秀企业实现更进一步的成长与发展。
接下来的“攀峰之路”,余杭将以不断完善的产业新政和不断优化的资源配套为依托,继续做深做实“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两篇文章,进一步擦亮“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营商环境品牌,吸引更多创新资源汇集、高端项目落地、顶尖人才齐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