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动画的学脉与精神研究展”在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幕
3月22日,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动画的学脉与精神研究展”在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幕。展览是国内首个聚焦中国动画“学脉传承与精神内核”的学术性大展,以“发轫・新生”“探索・建构”“重构・再生”三大主题板块为叙事框架,以630余件展品(包括创作手稿、赛璐珞片、历史文献及经典动画拷贝)构筑起一部鲜活立体的动画史诗。首次实现百年间动画手稿的系统性集结,以“文献考古”思维重构创作现场,结合口述历史等数字影像,将创作者的民族化探索转化为可视化的创作思想史。展览揭开了经典背后的创作密码,追溯从中国动画拓荒者到当代动画人的精神接力,构建起中国动画跨越百年的“学脉地图”。
开幕式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著名国画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卓鹤君,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媒体学院党委书记黄心渊,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教授耿卫东,吉林动画学院董事长郑立国等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总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吴小华,特邀专家、原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常务副院长林超,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设计师冯毓嵩,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编剧、导演、国际动画协会会员金柏松,国际动画协会会员顾子易、徐畅,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沈如东,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全国理事、国际木偶联盟中国中心会员焦达,杭州中国动漫博物馆馆长朱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制片管理部副主任王安忆,浙江中南文旅集团副总裁沈玉良,借展方代表李保传、傅广超、王宏佳,策展团队核心成员代表张一品、韩晖等,来自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传媒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等高校相关专家学者,中国美术学院相关教学单位及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重要动画企业代表、动画作者、省内各高校教师代表、媒体记者等出席开幕式。策展团队核心成员、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副教授杨晨曦主持开幕式。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讲话
韩绪将中国动画的创新发展与国美的人才培养战略相结合,强调在当前技术快速变革的背景下,中国动画界不应过度焦虑技术层面的挑战,而应更加注重对动画艺术本质的深入思考,致力于探索能够直击观众心灵的艺术表达。他谈到,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视察中国美术学院时强调:“作为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要进一步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并结合文化产业发展,整合研发力量,为浙江文化建设出力。”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推动中国美术学院创办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此后学校相继培养了众多动画游戏人才,为中国动画的发展持续输出国美创新力量。
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媒体学院党委书记黄心渊讲话
黄心渊认为,策展团队的努力与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展览的策划与执行中,更反映了他们对动画行业的深刻理解与持续推动。展览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动画发展脉络的机会,同时也为行业内的学者、创作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
总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吴小华介绍展览基本情况
吴小华阐述了本次展览的策展理念与构想,以中国动画的百年发展历程为脉络,深入探寻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他强调,中国动画的百年历程不仅是技术与艺术的探索史,更是文化与精神的传承史。如今,站在下一个百年的起点,中国动画人应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迎接挑战,与世界动画艺术展开广泛对话和深度融合。在艺术观念上,我们应回归民族传统与现实,思考动画的本质和根本,接续民族艺术风格的演进之路。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徐小明讲话
徐小明指出,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无数先辈默默为动画艺术的探索与创新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们的奉献与坚持为中国动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的展览不仅是策展团队辛勤努力的成果,更是中国动画百年积淀的集中体现。
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设计师冯毓嵩致辞
冯毓嵩深情表达了他对中国美术学院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感恩之情,他指出,母校此次创办的学术展览是中国电影史、美术史以及动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动画史论青年学者傅广超致辞
傅广超以青年动画史研究者和策展人的视角,指出这是首次整合南北各方机构、藏家、学者的内容资源与研究成果的大型展览。在展览团队的统筹组织下,中国动画的相关史料实现了南北合流,这本身也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
开幕式上,各位专家从中国动画的创作实践、学科建设、文化传播等多个维度展开了深度交流。他们围绕“民族化表达与国际传播”“技术革新与人文坚守”“动画教育与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前瞻性探讨,深入剖析中国动画百年发展的重大意义,高度赞誉本次展览的学术价值与文化贡献,同时对中国动画未来的发展方向展开了富有前瞻性的展望。
现场嘉宾合照
开幕式后,策展团队带领嘉宾参观展览,为大家详细解读展品背后的故事与学术价值。
当日下午,还举办了“中国动画的学脉与精神研究展学术论坛”,黄心渊、耿卫东、吴小华、郑立国、梁岩、淮永建、王亦飞、王建民、康修机、林超、冯毓嵩、金柏松、顾子易、焦达、沈如东、徐畅、李保传等众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动画的学脉传承与创新发展展开热烈研讨,碰撞出思想火花。
本次展览不仅是对中国动画百年历程的历史回溯,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文化宣言。通过手稿、影像、文献的多维叙事,展览将动画创作者“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民族化探索的匠心,转化为可视化的思想史,彰显中国动画“守正创新”的文化自觉与艺术追求。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展览首次将水墨动画的国画原作与动画成片并置展出,揭示传统艺术对中国动画美学风格的深刻影响,激活历史文本的当代生命力。
在中国动画百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本次展览通过系统性的学术梳理与深入研讨,集结了中国动画人的智慧与才干,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与实践启示。相信这种群策群力的努力,必将为中国动画的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推动其在全球化语境中继续书写辉煌篇章。
展览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三楼6-9展厅展出,将持续至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