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浙沥 “后浪”奔涌

2025-04-02 10:07:50

当千年古镇瓜沥遇见“青年浪潮”,会产生怎么样的化学反应?

改革开放初期,年轻的大队会计朱重庆带领航民村点燃集体经济的星火,让航民村成为浙江的“首富村”;上海知青王鑫炎带领梅林村全体村民集资创业,以工带农引领了梅林新农村的蝶变,成就了梅林村 “千万工程”之源起。

如今的瓜沥,依然奔涌着“青年浪潮”。在前不久召开的萧山区首届青年发展大会上,瓜沥镇以“青年发展型镇街”身份跻身萧山区首批试点,梅林村同步入选“青年发展型村社”。瓜沥正立足“城市副中心、产业集聚地”的区域特质,以“友好之城” 待“有为青年”,打造兼具“工业硬实力”与“青年吸引力”的青年发展型镇街。

青聚未来

年轻人为什么选择瓜沥?智能车间的轰鸣、七彩社区的灯火、棒球场的呐喊……100个人心中有100种答案。而有一股声音成为大家的共鸣:来瓜沥,成就更好的未来!

谱析光晶是萧山区首批“5213”计划重点引进项目,2020年在瓜沥落地孵化后,开启了“一路狂飙”。通过杭州启迪钱江智汇港这一垂直孵化平台,瓜沥为企业提供了“注册扎根在瓜沥、办公扬名在世纪城”的跨区域协同模式,并牵桥搭线促成其与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共建联合实验室。目前,已从初创团队成长为拥有70余名青年技术骨干(平均年龄35岁、拥有不少95后团队成员)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在钱江电气主变技术科,95后瓜沥青年沈嘉峰正在与团队研究变压器能效提升的设计思路。从浙江海洋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钱江电气的他已拥有4项专利,成为主变技术科的中坚力量。去年,随着萧山F类人才认定扩面,他顺利成为F类人才,凭借技术创新实现职业跃迁。

因为向往乡村,来自湖南邵阳的李乐军入驻大梅林数字青年未来村Q Space社区,成为“数字游民”。过去的一年,大梅林数字青年未来村Q Space吸引了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青年才俊,自发产生了356场有趣活动、65个共学项目、46次跨行业经验分享,并涌现出7个共创项目,成功打造了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青年社区。

一座城市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它给青年人才的发展前景。瓜沥凭借焕新的产业体系、活跃的工业投资和蓬勃的创业氛围构建起了城市发展与青年梦想双向奔赴的良好生态。钱江启迪智汇港、七彩云创城、千万未来乡创学院等三大创新创业平台持续虹吸高层次青年人才入驻瓜沥。中新航空学院、谱析光晶-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共建实验室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金迪学校技能人才培育“定制班”创新开设数控机床、智能卫浴等定制化课程,实现“入学即入链”。

青年友好

前不久,瓜沥镇梅林人大代表联络站内来了很多年轻面孔。来自辖区各领域的青年代表与瓜沥镇的区、镇两级人大代表共聚一堂,围绕青年发展议题、紧扣青年所需所盼,深入探讨,畅所欲言。

此次座谈会是今年瓜沥镇团委依托人大制度化沟通渠道、积极搭建青年群体与人大代表沟通平台的创新之举。瓜沥镇团委书记孔高敏介绍说,后续,人大代表将把青年诉求转化为政策建议和提案,为青年成长“代言”、为青年需求“发声”,构建青年服务闭环。

走进镇政务服务中心二楼,新亮相的萧山区首个镇街级青年服务专窗——“浙沥青年服务专窗”的标识格外醒目。作为萧山区青年服务专窗的延伸,这里可以为青年一站式解决事项类、增值类、诉求类三类“浙沥·青年服务”,以精准的指导和专心的服务回应需求。

若将视线投向更广阔的生活图景,凭借城市副中心的区位优势,瓜沥的“青和力”渗透在每一个细节里,给各路英才创造更多“喜欢瓜沥的理由”:酷似鸟巢和水立方的瓜沥文体中心,全杭州首个标准的棒垒球场吸引众多青年在瓜沥感受运动魅力,更为瓜沥打上了“潮文化”的标签;航坞山下,依托“一山一水”“两寺三街四名人”的历史文化禀赋打造创新环航坞山文旅地带,不断丰富青年人的品质文化供给;瓜沥之心、七彩小镇及即将开业的金迪幸福里等商业综合体提供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消费新场景。今年年初,瓜沥还通过“沥公益”党建联盟,启动了瓜沥镇青春志愿行活动,以“青年V站”为载体常态化开展公益服务,让基层一线也成为青年想去、爱去、常去的青春坐标。正如在七彩云创城工作的00后青年朱子龙所说:“瓜沥既有产业集聚地的动能澎湃,也有安放生活的城市温度。”

当前,瓜沥正处于后亚运、融临空、促共富的机遇期和窗口期,“一核两轮三高地”的战略布局,“临空之心、品质之城、创新之地”的角色定位,让这片萧绍地区围垦造田的先驱之地,充满机遇、充满斗志、充满期许。当青年们在瓜沥既能触摸智能制造的前沿、又能找到诗意栖居的角落,既能实现职业跃升、又能参与城市叙事,双向奔赴成为默契选择。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文/金婷婷 沈恬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