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城市法治底色 钱塘以“软实力”锻造产业“硬支撑”

2025-04-07 16:34:51

法治服务专区工作人员接待企业代表。

涉诉记录本是经营状况的客观反映,但一些平台将其简单标为“企业风险”,给企业经营蒙上阴影。杭州某控股公司最近就遇上了这样的烦心事,导致企业融资受阻。关键时刻,该企业负责人向钱塘(新)区“企服新干线”平台求助,平台转达给钱塘法院。随后,法院助企专员迅速指导企业提交材料,一天内就出具权威说明函。企业凭此函顺利完成融资,重回发展正轨。

以法治之力为企业纾难解困,这正是钱塘区以高水平法治护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钱塘依托“行走的办事大厅”活动载体,积极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其中“企业涉诉信息说明澄清项目”已助企业融资400余万元。

建设“一专区一驿站” 把司法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来到该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这条标语格外醒目。以区内主导产业生物医药为例,钱塘区通过“一专区一驿站”建设,将司法服务直接送到了医药企业家门口。其中,“一专区”即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合规指引专区,“一驿站”即杭州医药港产业服务驿站,两者共同承担起生物医药企业资料审核把关、绿色通道推荐等服务,满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不同需求。以驿站内的“医药港服务站共享法庭”为例,启用至今已为钱塘区企业提供服务超100次。

截至目前,钱塘区药品注册抽样速度同比提高90%以上;已成功推荐5家器械生产企业14个产品进入省器械检验院优先检验名录,检验速度同比提高约30%;提供生产许可资料预审服务,过审速度同比提高约30%。

此外,钱塘法院还设立了一个专门服务保障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的人民法庭,负责审理涉生物医药企业知识产权“三合一”案件、劳动争议等高频诉讼案件。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该领域涉及的纠纷日益增多,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审判的专业优势,该法庭聚焦新产业、新技术、新人才,打造“三全”工作体系,将相关案件归口至法庭集中审理,凸显法治护航力量。近三年,钱塘法院已审结各类涉及生物医药企业的案件304件。

出台风控法务指导文件 从产业源头注入“法治基因”

“生物经济属于新经济形态,需要行政官员和法官具备更高的科技和专业素养。”几个月前,首届生物经济法治钱塘论坛在钱塘区召开,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王勇在会上这样说道。

如何通过法治轨道为产业发展把脉?去年,钱塘区发布浙江省首部针对生物医药产业制定的风控法务指导文件《杭州市钱塘区生物医药产业风控法务指引》,文件共5章、56条、14000多字,涵盖了从企业设立到注销的全生命周期,并特别强调了生产经营等48项易高发违法事项。与《指引》一起出台的,还有《钱塘区生物医药产业风控法务指导清单(第一版)》。该清单包含法律依据及责任、法务风险防范建议等五大板块,列出了125项易高发风险事项。

从知识产权到环境保护,再到风控法务事项,这些文件就像一本法律宝典,潜移默化地校正着企业的发展模式,让新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就好像我们到医院看病,有时候不知道该挂哪个科室,法律问题也涉及很多方面和领域,这些文件可以帮助企业大致对自己的问题有个了解,在寻求帮助时,也更有目的性。”某生物医药企业负责人表示。

同时,钱塘区司法局还通过举办医药企业风险防控法务培训、召开“营商环境法治保障”课题调研座谈会等举措,从源头注入法治基因,让企业轻装上阵、专注发展。目前,钱塘区司法局已围绕企业资质等46项重点事项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风控法务体检”等服务297次。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文/史俊杰 钱塘宣 制图/张娜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