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匠心“沏”新茶 转塘“艺术乡建”点亮千年茶山

2025-04-16 15:21:52

绿意盎然的茶山呼之欲出,傲然挺立的梅花跃然纸上,水墨雕琢的喜鹊栩栩如生……近日,在西湖区转塘街道慈母桥村杭州图书馆茶文化主题分馆,一场以“茶山之恋”为主题的崔马太杭州写生作品画展正持续进行,吸引了众多村民以及热爱书画和茶文化的市民游客前来观展。

今年2月,崔马太应九曲红梅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鲁华芳的邀约,来到慈母桥村进行写生创作。推开梅龙草堂三楼画室的大门,正见崔马太伏案调墨。“这里的茶山会说话。”他搁笔抬头,“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茶山是由人修整过的,藏着茶农的情感和期盼,与我以前画的山水截然不同。”

作为中国画院国画院副院长,一开始,崔马太只计划过来短暂采风,却被茶园深深吸引,于是临时改变了行程,开启了一场艺术与茶香的深度融合之旅。

“传统水墨的形式很难表现茶山神韵,但我在采风过程中发现茶树有一垄一垄的,也有一簇一簇的,问了茶农知道是‘龙井43’品种和群体种的区别,这才有了后面的创作灵感。”抚摸着写生稿上的层叠绿意,崔马太感叹。

在创作的过程中,崔马太逐渐了解了慈母桥村最核心的孝文化,并在慈母桥头梅树前创作了暖心画作《岁岁梅开念母慈》。从写实到写意,他前前后后修改了五稿,才有了如今这幅令人感同身受的画作。“这个‘爱’在桥里边,但是我希望这份‘爱’从桥里出来,进到我的心里来。”崔马太说。

作别前夕,崔马太的30余幅画作已铺满梅龙草堂,他还将此次画展命名为“茶山之恋”。最让村民们惊喜的,是慈母桥畔那株虬劲老梅竟在宣纸上重获新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景象在画中竟然这么美!”几位当地茶农指着画作连连赞叹。

在崔马太位于梅龙草堂的工作室里,记者看到了最新出炉的“宫喜·九曲红梅茶”系列茶产品包装设计——以传统中国红为底色,将故宫宫殿、苍劲古柏与灵动喜鹊巧妙结合,传递出祥瑞之意,“非遗传承 匠心制茶”等字样则将百年技艺的坚守与传承娓娓道来。

崔马太透露,此次来到慈母桥村,是希望能将绘画艺术与茶文化深度融合。早在2024年11月,崔马太就与梅龙草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开展《宫喜》系列与梅龙草堂九曲红梅茶的联名工作,让来自北方的故宫喜鹊“栖息”在南方的九曲红梅包装之上。

据悉,“宫喜·九曲红梅茶”系列将于今年上市。崔马太表示,返回北京后将持续深耕《宫喜》IP,通过系列文创产品让北方茶客品味龙坞风土人情,让九曲红梅茶携着艺术基因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真正实现“让传统活在当下”的文化愿景。

近年来,转塘街道通过打造茶韵独具的农旅融合型“艺术乡建”转塘模式,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激活产业基因,让艺术与当地传承千年的茶文化深度融合,转化为“可品、可饮”的文化,让茶香墨韵在共富之路上流淌。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黄冉 西湖微融圈 毛珮瑶 实习生 何烨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