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两镇共携手 齐心护生态
“水下机器人最深可以下潜到水下50米,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十里埠水域水下生态情况。”“目前已下潜至10米,大家可以看到水体依旧清澈,水下生物种类丰富……”
这是目前举行的一场“护碧水”活动现场所呈现的一幕。在建德市杨村桥镇十里埠村游船码头,梅城镇人大、杨村桥镇人大共同组建人大代表团观看水上派出所民警的水下机器人作业,通过可视化屏幕了解新安江水下环境。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建德市全面启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的第一年。为了更好地推动报告制度实施,建德市梅城镇人大、杨村桥镇人大联合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系列主题活动,以“人大+部门”联动、“科技+盲盒”监督、“代表+志愿者”同行等举措,开展护碧水、护青山、护良田三项行动,通过“实地看、一线听、现场议”联合巡查监督行动,对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生态体检”,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进一步扩大生态文明建设“朋友圈”。
“建议法检两院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加强联动,建立数据互通平台,实时监测污染源和生态破坏线索。”“建议各部门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宣传,利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如短视频、图片新闻等,进一步提升公众知晓度和参与度。”两镇人大代表还围绕生态环境案件办理、检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等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截至目前,两镇人大组织代表以“日常巡查+盲盒抽检”双轨机制,集中开展“护青山、护碧水、护良田”的三护巡查监督2次,发现问题12个,全部提交相关部门办理。
此外,4名人大代表还加入建德市人民检察院“益心为公”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扎根群众、联系广泛的优势,进一步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为公益诉讼提供线索,拓宽全民参与监督渠道。
下一步,两镇人大将继续依托代表联络站常态化开展进站接待、专题议事、普法宣传等活动,继续提升“人防+技防”监督模式新动能,积极构建“人大监督+司法保障+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