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具身智能到开源生态 紫金港科技城打造AI创新“样板间”
7月11日晚间,通义千问团队宣布对其人工智能聊天产品Qwen Chat进行重大更新,用户登录首页即可直接开聊,并一键解锁多种功能。消息一经发出,就引发了广泛关注。
这一创新并非孤立事件——它的背后,是西湖区紫金港科技城所构建的“阳光雨露式”创新生态在持续发力。作为杭州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引擎,紫金港科技城以通义千问大模型和国家级AI开源社区魔搭为核心引擎,通过“空间聚合+生态构建+政策护航”的立体布局,加速成为全球AI产业的新坐标。
科技城内,不仅孕育着通义千问,还有具身智能先锋企业西湖机器人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更有覆盖全球开发者的开源生态网络。一场关于AI未来的变革,正在这片热土上悄然展开。
标杆企业引领,“具身大模型”领跑智能革命
紫金港科技城的创新土壤中,西湖机器人以“端到端具身大模型”为核心,推动机器人智能化的技术革新。这支汇聚华为、阿里巴巴、清华、浙大等顶尖人才的团队,构建了从算法研发到硬件量产的全链条能力,成为紫金港科技城“AI+”赛道的标杆企业。
“只有完成具身智能的全球领先技术才有生存空间。”近日,西湖机器人产品项目总监章洁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西湖机器人以AI大模型端到端为起点,创新性地将大模型与强化学习深度融合,攻克了机器人运动控制的核心难题。去年建成的全球最大人体全身关节运动轨迹数据库,通过海量数据训练,让机器人运动呈现出“丝滑流畅、步态自然”的类人效果,在四足与双足人形机器人上成功验证了“一个大模型—全感知理解—适配多形态本体”的技术范式。
“今年已完成1亿元订单,办公区也正从1100平方米扩至3000平方米。”西湖机器人CEO杜海涛透露据悉,今年这家硬核企业将聚焦精细化控制与行为规划能力研发,通过参数规模扩大实现大模型Scaling Up(规模化扩展),目标在三年内让机器人从公共场所走进家庭场景。
通义千问筑基,构建“三位一体”发展格局
在西湖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一个长着“云脑袋”的卡通机器人如往常一样,忙碌地穿梭在办事人群中。这个名为“西小服”的政务服务专属模型,是西湖区依托阿里云“通义千问”大模型打造的“AI助企专员”。
“从发出需求到收到解决方案,仅用了几个小时。”紫金港科技城管委会企业服务部负责人说,这么快的速度,超出了她的意料。“前两天,有企业提出需求,想找一块200平方米,有湖、有草坪的场地用于户外拍摄,想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优劣分析,颇费一番时间。”
如何用最短时间为企业提供最优方案?这次,她打开支付宝,搜索“西湖企服”,输入需求,点一点“发送”,就将企业的需求“送”到了相关部门的信息框里。12个小时后,“解决方案”就生成了。
“我收到了一本28页的场地介绍册,涵盖20多个场景,几乎完成了我一周的工作量。”负责人说道。
“西湖企服”高效服务的背后是通义千问大模型的强大支撑。目前,通义千问已开源200余款模型,全球下载量突破3亿次,衍生模型数逾10万个,覆盖电商、金融、制造等20余个行业。
紫金港科技城以通义千问为核心,构建起“技术—生态—场景”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在技术层面,通过算力券政策降低企业训练成本,推动通义千问大模型与国产芯片深度适配,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近年来,紫金港科技城依托阿里云等龙头企业,形成了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核心的产业集群。目前汇集阿里云、每日互动等人工智能企业63家,占规上企业总数的60%。国家级AI开源社区——魔搭,已成为紫金港科技城打造全球AI创新高地的生态基石。这个汇聚超1500万开发者、托管开源模型超6万个的巨型平台,正在紫金港科技城线下布局,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繁荣生态。
“未来,紫荆港科技城将与阿里集团联手,定期举办开发者见面会、魔搭会员日等活动,营造‘技术普惠+利益共享’的氛围。打造‘技术筑基—生态聚能—场景裂变’的闭环,让AI产业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活力。”紫金港科技城管委会企业服务部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