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蛙共养!淳安鸠坑的生态惠民新解法
夏日的风吹响茶树沙沙,倩影之下是呱呱大喊的青蛙。近日,在淳安县鸠坑乡乳洞村的茶园里,每天上演着“茶蛙共舞”的生态好戏。作为乡域内首个试点茶蛙养殖的村庄,乳洞村凭借着独特的生态环境,巧妙地将茶树种植与青蛙养殖有机融合,探索生态惠民增收的新解法。
“茶蛙共养可不是简单的‘1+1’,这里藏着生态循环的大学问。”鸠坑乡乳洞村第一书记程建勋蹲在茶园边,指着茶树下蹦蹦跳跳的青蛙介绍,茶树为青蛙提供了阴凉湿润的栖息之所,而青蛙捕食害虫,既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其排泄物又能为茶树提供天然的肥料,形成了“蛙护茶、茶养蛙”的良性生态链。“这种模式不仅大大提升了茶叶的品质,产出的生态蛙肉更是市场上稀缺的绿色食材,为村集体增收开辟了双渠道。”
茶蛙共养并非凭空出现,而是鸠坑结合当地实际的精准施策。“经过几次走访考察,我们发现鸠坑乡的山区生态非常适合茶蛙共养,尤其是乳洞村连片的茶园,基础设施也相对完善,是试点的最佳选择。”鸠坑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项目顺利落地,村里通过土地流转整合了1.1亩连片茶园,还邀请农业专家到现场指导养殖技术,确保茶蛙的生长环境达标。
项目推进了,销售渠道如何打通?
程建勋积极对接杭州市邮政公司,通过“邮政助农”专项活动,搭建起“产地直供+邮政配送”的销售桥梁。“邮政的冷链物流和线上平台能让乳洞村的生态蛙和茶叶以最新鲜的状态直达市民餐桌。”
其实,乳洞村在助农增收方面早有成效。前期,号召村民利用闲置土地种植玉米等农作物,通过统一收购、集中销售,已经帮助村民增收5万元。如今,茶蛙养殖项目的启动,更是让村民看到了持续增收的希望。“我家流转了部分茶园参与项目,不仅有土地流转费,还能在茶园打工挣钱,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村民钱大叔算起增收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目前,乳洞村的首批茶蛙已进入快速生长期,预计首批生态蛙可在秋收后上市,连同生态茶叶一起,有望为村集体带来可观的增收,数额预计在数万元以上。“我们将会把乳洞村的成功经验做总结推广,让茶蛙共养模式在鸠坑乡遍地开花,带动更多村集体和村民富起来。”鸠坑乡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玉米种植到茶蛙共养,乳洞村的每一步探索都紧扣“生态优先、产业富民”的理念。这片浸润着茶香的土地上,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