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绿生金绘新篇 临平从“诗画江南”跃向“绿富美”

2025-08-15 09:57:15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美丽家园的深切期许,也是20年来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生动现实。

二十载光阴流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穿过时光长廊,为浙江大地铺展着越来越动人的生态底色。这些年,临平区以坚定如磐的初心,走出了一条独具江南韵味的绿色发展之路——这里既有大运河千年文脉的赓续传承,又有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创新演绎,更镌刻着“诗画江南”向“绿富美”跃升的生动足迹。

● 点绿生金的乡村样本

时值盛夏,临平区运河街道新宇村的千亩荷塘,正上演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景。微风拂过,荷香四溢,游人如织,昔日的“臭水塘”已华丽转身为“网红打卡地”和村民的“聚宝盆”。

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乡村沃土上结出的硕果。曾经,新宇村因黑鱼养殖,水体污染严重,散发着臭味,生态环境堪忧。如今,新宇村毅然转型,拆鱼塘、清淤泥、种荷花,走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荷塘不仅大幅改善了水质和村貌,更催生出一条条生机勃勃的产业链。

在李伯伯家庭农场,“藕鳖套养”立体循环养殖模式,让从荷花池深处抓起的甲鱼身价翻了10倍;“跑道养鱼”则是用“集约化圈养”的新模式改变了传统池塘的“开放式散养”,更加高效、高产。新技术不仅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样也加快了农业绿色转型的步伐。

更令人欣喜的是,生态之美点亮了共富之光。在村里的“奶奶工坊”,一群银发老人正熟练地分拣、包装着新鲜莲蓬。这个精准对接农村老年劳动力的平台,围绕荷塘经济,开发了从采摘到加工、销售的一系列就业岗位,探索出一条助力周边群众增收的新路子。在西湖果莲生产高峰期,每天有200多位村民在这里忙碌,日加工莲蓬量可达10吨,人均月增收超过3000元。

游客来了,年轻人回来了,创业者也来了……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创业创收、家门口“网红打卡”、家门口幸福养老。今天的绿水青山,已真正成为新宇村村民的幸福靠山,生动诠释了“生态美”与“百姓富”的和谐统一。

● 碧水蜿蜒绘就生态底色

全长31.5公里的临平大运河郊野绿道,是一条绿色生态廊道。为了重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运河风光,临平区重点开展了运河主航道及周边沿线低散乱企业及码头的征迁工作,推动运河水质从劣Ⅴ类跃升至Ⅲ类。

如今,这条生态廊道不仅是市民健身休闲的“活力长廊”,更是生态治理的标杆范本,将千年运河的生态之美与人文之韵巧妙串联。

生态修复的笔触也描绘在曾经的“伤疤”上。站在星桥街道废弃石料厂的旧址,映入眼帘的不再是裸露的岩壁和扬尘,而是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的生态绿阶。这片曾经机器轰鸣的矿区,如今已成为市民徒步打卡地。

“我们创新使用了‘削坡复绿+土方循环+生态产业’模式,让这片废弃矿区重获新生。”星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投入1700万元,完成5个矿山修复项目,复绿面积达53万平方米,曾经的“生态伤疤”蜕变为城市绿肺。

稻田连片、白鹭成群,临平将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的力量积蓄在山水之中,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深。

● 绿色动能激活产业焕新

绿水青山的守护,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科技创新的赋能。

在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奥-贝达”有机废气协同处置项目正高效运行。该项目通过管道串联新奥能源与贝达药业,实现废气协同处置,企业的废气被集中输送至贝达药业进行协同处置。贝达药业VOCs废气处理效率提升至99.95%以上,年减碳1600吨,节省天然气60万立方米,入选浙江省减污降碳标杆,成为“变废为宝”的经典案例。

同样依靠一根管道实现“重生”的还有水资源。依托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首个RO膜反渗透工艺产生废水(中水)再利用项目,普利药业产生的废弃“中水”,经处理后“变身”成为富瑞司纺织急需的“生产用水”,实现了水资源的闭环利用和企业的双赢。

这一项项高新科技加持下的可持续发展实例,展示了临平区的制造企业,正在积极转变发展理念,转向全程绿色、主动绿色,协同探索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临平的实践深刻印证着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的“好颜值”正源源不断地催生着经济的“高价值”。

“十里梅花香雪海”的超山风景名胜区,以“塘丁超”水上游线为纽带,串联起超山梅花、吴昌硕人文展馆等文化IP,打造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线路;被誉为“中国枇杷第一村”的塘栖村,以一颗小枇杷推动大经济发展,并孵化培育出“三众三园”乡村发展模式,实现了“村美、业兴、民富”……

从运河畔的生态廊道,到乡村的共富工坊;从“无废城市”的创新实践,到减污降碳的科技赋能……临平以生态为纽带,串联起经济腾飞与民生幸福。在这里,绿水青山不仅是宝贵的自然财富,更是解锁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关键密码。

未来,这座年轻城区将继续以“绿水青山”为底色,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篇章,让每一寸土地都涌动绿色希望,每一张笑脸都映照生态荣光。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临平微融圈 胡轶文 曹金英 王敬远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