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三大“芯”基地筑基 10亿专项资金扶持“全链条”
近日举行的萧山区人工智能发展大会上,一份精心梳理的“人工智能场景需求清单”成为全场焦点。这份涵盖社会治理、航空物流、教育、医疗、司法、执法、农业、工业设计、文旅、保险核验等十大领域的清单,不仅勾勒出萧山推动AI落地的清晰路径,更向全球创新企业发出邀请函,萧山已搭好舞台,亟待“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实践者登场。
场景牵引 从治理到制造,AI的“萧山考题”
萧山有独特的场景优势,更有强有力的企业技术支撑。此次十大场景需求直击产业升级与公共服务的核心痛点,为技术应用提供了精准靶向。
比如“AI社会治理智能体”,聚焦预警研判与矛盾化解。该场景要求利用AI智能体,对重点人员、事件及区域进行模型训练,提升预警及时性与研判精准度;同时搭建智能互动问答系统,自动匹配历史矛盾纠纷案例方案,为基层处置提供实时、精准的决策支持,变被动响应为主动预防。
又如“工业齿轮箱AI协同设计”,瞄准高端装备研发效率瓶颈。该场景旨在构建需求解析大模型,工程师只需输入关键性能参数,系统即可自动生成三维结构设计草案、材料成本清单及性能仿真评估报告。这将大幅缩短传统设计周期,加速设计迭代,为装备制造业注入智能设计新动能。
此外,“智能调度在航空物流平台的应用”寻求优化机场货运全链条;“萧e智卫助手”力图打通医疗数据壁垒,实现智能随访与健康干预;“AI+低空”执法与赋能水稻产业,展示了无人机与AI视觉结合的巨大潜力,每一个场景都是一道亟待科技企业破解的“萧山考题”,也为技术提供“练兵场”和商业化验证通道。
筑巢引凤 AI“三剑客”与政策“组合拳”力撑创新企业
面对“期待更多企业投身‘人工智能+’创新实践”的呼唤,萧山正以空前力度的空间与政策支撑,与企业家、创新先锋、投资专家等共同以“真行动、硬投入”带动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8月13日,萧山正式官宣举全区之力,打造“芯模”“芯创”和“芯机”三大人工智能产业社区。同时依托国家级图灵中试创新发展试验基地、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医疗)中试基地和部省合作共建的“中国视谷”,形成各有侧重、协同发展的“芯”格局,支撑萧山打造“全省全国示范领先的芯模联动转化高地、AI融合应用创新高地、AI终端设备智造高地和人工智能人才集聚高地”。
此外,萧山还发布《萧山区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和《萧山区关于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构成支撑企业创新的核心政策包,其亮点在于精准施策,以政策体系破解创新痛点。
比如“数据要素激活”,创新推出高质量数据集“揭榜挂帅”机制。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资源倾斜、场景开放和认证支持,鼓励首批10家“揭榜”企业,在安全合规前提下深挖数据价值,解决AI训练中的高质量数据瓶颈,培育区域AI数据生态。同时,每年发放总额1亿元的算力券,每年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数据扶持资金,推进建设公共数据专区、可信数据空间、行业数据集。
又如“全链条扶持”,萧山每年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构建覆盖研发创新、场景应用、企业培育、金融支持等的政策体系;每年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模型扶持资金,对获生成式AI模型备案企业给予配套支持;深化教科人一体化改革,用好“编制池”“安心宝”机制加速成果转化;用好助企服务“二十条”,做到“无事不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进而形成从技术到产业、从企业到人才的全方位扶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