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干部体验当骑手两个月 “跑”出一个友好驿站

2025-09-09 09:03:41

杭州滨江区长河街道社区工作者郑文星,去年利用业余时间“变身”外卖骑手,通过60天的一线跑单经历,深入感知新就业群体的真实需求,也为后续服务优化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一体验,不仅拉近了社区与劳动者之间的距离,更推动了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怀工作走向深入——日前,“暖‘新’滨江 友好‘长’伴”新就业群体友好驿站建设现场推进会在长河街道龙湖天街小哥驿站召开。活动中,江汉社区(龙湖天街)小哥驿站暨文星工作室正式揭牌启用,标志着滨江区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工作迈入新阶段。

驿站内,饮水机、充电设备、医药箱等一应俱全。几位刚送完订单的外卖小哥正坐在沙发上休息。“以前只能在路边树荫下凑合歇会儿,现在终于有了个能吃饭、喝水、给手机充电的地方,感觉踏实多了。”一位外卖员笑着说。

郑文星告诉记者,去年那段特殊的“骑手”经历让他意识到,看似简单的“歇脚地”“充电站”,对新就业群体来说却是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有个下雨天,我在送餐间隙找不到地方躲雨,手机又快没电了,那种无助感记忆犹新。我就想,如果我们能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一个安全、稳定、温暖的空间,是不是就能让他们多一点归属感?”文星工作室作为“沉浸式”调研的深化成果,旨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更为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文星工作室不仅对接社区资源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憩、应急服务,还将成为收集意见、反馈诉求的枢纽站。郑文星透露,未来工作室还计划开展职业安全培训、法律援助及子女寒暑假托管等服务,“真正把驿站建成‘小哥们’的第二个家”。

此外,当天还有首批9家滨江区龙湖天街友好商家获现场授牌。这些商家涵盖餐饮、生活服务等多个领域,将通过提供免费茶水、优惠理发等方式,共同构筑有温度的服务网络。现场还聘任了6位“一长二员”(楼道长、信息员、保障员)队伍代表,推动新就业群体深入参与基层治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共治、友好共生”。

“我们聚焦‘休息难、饮水难、充电难’等现实问题,全面构建‘党建统领、服务暖心、治理协同’的服务管理新格局,努力将小哥们的‘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实事’。”滨江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滨江区将持续推进驿站新建与改造,全年计划完成40个站点建设;目前,已有35个驿站投入使用,其余站点预计将于9月底前全面完工。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刘悦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