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如何再提升?“下沉列席”练就过硬干部
“汪叔反映的水库建设导致水果基地道路不通问题,建议先整出临时小路,同时联合农办勘察,申报2026年林区道路……”近日,在建德市大洋镇庆丰村的村务联席会上,29岁的年轻村干部汪众幸条理清晰地提出解决方案。而半年前,他还只是个遇事等指令、只会提问题的新手。他的转变,源于建德市全面推行的“上级班子列席下级班子会议”制度。
针对部分村级组织存在的议事决策随意性大、程序不规范,以及年轻村干部经验不足、能力欠缺等问题,建德市自去年4月起在大洋镇试点并全市推广该制度。通过精准下沉、靶向指导和闭环培养,建德市有效提升了村“两委”履职能力,规范了议事决策,推动了集体消薄增收,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坚实支撑。
制度运行中,建德市坚持“精准列席、靶向指导”。领导班子成员每月下沉,全程列席村务联席会、重大事项决策会等核心会议,恪守“指导不主导、到位不越位”原则,在政策解读、程序规范、风险研判等方面提供“在场指导”,确保村级决策合规合情。
针对年轻干部经验少的问题,制度形成了“现场观摩—即时点评—事后复盘”的闭环培养机制。列席领导及时对年轻干部的发言及方案进行点评,引导会后深度复盘,推动其从“经历”向“经验”升华。如庆丰村汪众幸在联村领导指导下,迅速成长为处理矛盾纠纷的骨干,今年已牵头处置信访纠纷17件,村信访办结率显著提升。
此外,列席制度倒逼会议规范升级。过去流程简化、记录粗放,如今严格执行“议题提前酝酿、依据充分论证、兼顾群众诉求”标准,有效杜绝“一言堂”和随意决策。会议记录详实完整,并附带风险清单与落实清单,形成“议必有据、决必有方、行必有果”的良好机制。
这一制度的常态化,显著增强了村级干部的规则、程序与责任意识,村级治理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整体提升,为乡村善治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