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年收入过亿!天目山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之路

2025-09-15 15:26:19

杭州森林的NO.1是谁?哪里能看到世界上最大的古柳杉群落?9月12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记者采风团走进位于杭州市临安区的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寻“大树王国”的守护之道。

“这是全球现存最大的古柳杉群落,树龄在500年以上的有500余株,三人以上合抱的大树400余株,其柳杉分布之广世界少有。”保护区相关负责人赵明水介绍,其中,“大树王”树高31米,胸径2.33米。

除了巨大枝干的柳杉,沿途记者们还遇到了银杏、枫香、金钱松、羊角槭等“明星物种”。比如金钱松,平均树高可达45米,其中最高一棵58米,居全球金钱松之冠,人称“冲天树”。目前,天目山保护区已知物种达10462种,在全省占比非常高,所以这里也被称为“物种基因库”。

据悉,为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天目山保护区通过法治与科学的双重保障,构建了全方位的生态保护体系。2024年10月1日,《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不仅为天目山保护区的珍稀动植物筑起坚实的法治屏障,也充分考虑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与发展。

“现在,村里依托天目山良好的生态资源,开民宿、办农家乐、建农业园,既让周边村集体和老百姓富起来,也增强了保护天目山的动力,可谓一举两得!”赵明水说。去年,天目山镇生态旅游迎来游客169万人次,收入1.81亿元,农林产品生产加工收入2.35亿,生态服务业收入1.85亿。

保护天目山良好的生态,离不开数智监管。近年来,天目山持续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和物种保护创新,建成了生态定位站、疫源疫病监测站等综合监测体系,围绕珍稀濒危植物解濒、古树名木保护开展重点研究。目前,保护区正在实施天目山生态定位站的改扩建工程,将进一步提升科研监测水平。

未来,天目山保护区将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民宿等绿色产业,有效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记者 赵诗楠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