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值提高3-5倍!淳安探索综合种养“致富路”

2025-09-17 08:31:56

这两天,淳安县大墅镇桃源凌家村稻虾共生基地,澳洲淡水蓝龙虾迎来丰收。这批于今夏投放的2.5万尾虾苗,经过90天的生态养殖,现已长成个体饱满、色泽鲜亮的成品虾,每只重量都在一两以上。

“预计亩产龙虾可达50斤,加上生态稻米,亩产值可达5000元,超过传统种植模式数倍。”村党支部书记凌明俊介绍。据悉,蓝龙虾上市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的9月至11月,错开了传统小龙虾的供应高峰期,创造的价格优势为养殖户带来了更为可观的经济回报。

与此同时,孙家畈村300余亩再生稻基地内,成群麻鸭在田间穿梭嬉戏。种植大户余建苏表示:“鸭子是我们的‘生态卫士’,它们在一茬收割和二茬生长期间除草、除虫、施肥,帮助我们实现有机种植。”稻鸭共生模式下,鸭子活动刺激水稻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鸭粪直接还田,减少化肥使用量。这种模式生产出的再生稻米品质显著提升,鸭子也因为生态养殖方式而肉质鲜美,广受市场欢迎。

在绿墅家庭农场的稻蛙共生基地,田埂边水稻里不时传来“呱呱”的叫声,一只只黑斑蛙正在觅食。“稻蛙基地每亩可产出黑斑蛙2000斤,综合亩产值达2万元以上,效益是传统水稻种植的10倍!”负责人余家贵向记者介绍,水稻为蛙类提供遮荫避暑的天然场所,黑斑蛙以害虫为食,能够有效控制稻田虫害,其排泄物又是优质的有机肥料,显著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目前,大墅镇已发展综合种养面积1000亩,涵盖稻虾、稻鸭、稻蛙等多种模式。这些生态种养模式不仅经济效益显著,亩产值较传统种植提高3-5倍,还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

不仅如此,这些生态基地还带动了农旅融合发展。今年,孙家畈村稻鸭共生基地已接待研学团队和游客2000余人次,实现了从单一农业生产向"农业+教育+旅游"的转型升级。

未来,大墅镇将进一步完善"村集体+大户+村民"合作机制,扩大种养规模,加强技术培训,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让生态种养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通讯员 何姣骏 记者 赵诗楠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