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获授“生物圈理念传播中心” 将在理念倡导、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作为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规模最大的平行论坛,第二十六届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大会于9月22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
本次平行论坛以“落实人与生物圈战略行动计划,探索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为主题,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办、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承办,约270人参会,是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期间规模最大的平行论坛。
大会期间举行了多项授牌与颁奖仪式,临安区被授予“生物圈理念传播中心”。那么,这个荣誉对临安意味着什么?
有关负责人介绍,“生物圈理念传播中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框架下推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传播的重要平台,被授予“生物圈理念传播中心”,这意味着其经验做法和成效得到了国际权威组织的肯定,成为传播“人与生物圈计划”理念的典范。
“生物圈理念传播中心”将在理念倡导、国际交流、科普教育等方面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播生物圈、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管理、可持续发展等科学知识,推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开展研学活动、生态体验、专家讲座等形式,让公众亲身体验生物圈的魅力,成为连接科学界、决策者、企业和公众的桥梁;通过参与国际交流、分享经验等,提升本地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是全球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规模最大的国家级协作平台。自1993年成立以来,网络成员由创始之初的45个成员单位,扩大至200个。本次平行论坛上,又有14家新成员单位被吸收入“网”,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总数达214家,实现除港澳台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覆盖。
作为本次大会的东道主,杭州以其优越的自然禀赋、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强调人与自然双向奔赴的创新实践,为大会提供了亮点纷呈的经验做法。尤其是位于临安的天目山—清凉峰生物圈保护区,自2024年“扩区”以来,积极探索“保护与发展共生”的可持续路径,创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全量化管理机制,会同省市有关部门颁布实施了《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助力临安区相继摘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两块“国字号”金字招牌。本次大会上首次发布的《新里程碑:浙江清凉峰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纪实》一书,同与会代表分享了“临安经验”。
接下来的几天,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审议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面向未来十年战略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并发布《杭州宣言》。行动计划国际起草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欧阳志云表示,新计划更加注重可操作性,突出青年、妇女和当地社区的参与,并充分融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向世界展示中国推动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
9月25日—26日,与会代表还将前往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临安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塘山保护区域等地考察,进一步了解“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临安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