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智慧硬核绽放 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交出五年高分答卷
昨日,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会”)正式开幕,在8号馆智慧空间展区,高新区(滨江)物联网产业园携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德施曼科技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参展,光储充解决方案、智慧办公、多模态视听大模型、行业首款AI智能管家锁……琳琅满目的“滨江方案”,集中展示了高新区(滨江)物联网产业园作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的硬核创新实力。
作为全国首批12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之一,自2020年获批成立以来,基地数字服务出口额从21.41亿美元攀升至2024年的28.29亿美元,覆盖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集聚科技型企业近5000家,在2023年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复审中斩获全国第一,成为浙江数字贸易“走出去”的核心引擎。
多元创新方案集中亮相
在展厅里,浙江三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网科技”)的产品,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客户前来问询。
三网科技扎根基地,利用物联网、大数据、AI技术,深耕智慧消防、智慧家庭和智慧养老等领域,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此次展会,他们集中展示了智慧养老领域的软硬件结合的创新产品,包括毫米波智能跌倒报警器等产品和解决方案。
就拿毫米波智能跌倒报警器来说,该产品无需摄像头观测,仅融合波束成形与AI算法,就可以以非接触的形式准确识别跌倒、坐卧等动作,在老人跌倒时触发声光报警,并及时通知监护人。三网科技董事长陈亦刚介绍,公司每年投入约20%的营收用于产品技术研发,过去,三网科技更多的是在提供政府端的解决方案,而今,也将更多地服务个人消费者,让千元级以下的助老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助力老年人群体。目前,三网科技已经与一家代理商达成合作,并借助数贸会,与阿联酋代表团进行了线下交流。
除了三网科技,基地还组织了杭州研极微电子有限公司、浙江科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连信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脉像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共8家企业展示其硬核解决方案,展品覆盖智慧能源、智能家居、医疗健康、物流供应链等多个领域,借助数贸会,助力企业出海出圈,同时全方位展现基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全球化服务水平。
优化生态助力企业全球化布局
展厅里的“滨江方案”,恰是高新区(滨江)物联网产业数字产业实力的缩影。
叠加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自贸试验区、浙江省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核心区“三重身份”,高新区(滨江)物联网产业园已经形成了以智能物联产业为主导的全产业链,在数字安防、集成电路、网络安全、区块链等8大细分领域,汇聚了海康威视、矽力杰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领导力的领军企业,形成了千亿级智能物联产业集群。近三年,基地每年新引进企业超千家,其中智能物联企业占比在50%以上。2024年,基地实现智能物联工业总产值1137.5亿元,占杭州市的18%。
1个月前,基地向三网科技发出数贸会参展邀请,这对企业来说正逢其时。“相比政策支持,中小企业更需要的是产品推介的机会。”陈亦刚直言,比起企业自发拓宽海外渠道,寻找海外客户,政府引导对企业而言更“解渴”,更高效地助力企业让“巷子里的酒香香飘海外”。
今年是高新区(滨江)物联网产业园获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5周年,产业园启动建设15周年。作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的主阵地之一,该园区积极落实支持基地创新发展12条措施,充分发挥“基地+自贸”双重政策优势,围绕优势产业链,通过强化数字服务出口顶层设计、扩大出口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生态等举措,全力打造浙江省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核心区。
比如,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基地联合院校科研机构,促进科研成果快速实现产业化,截至目前,基地专利拥有量达2万余件,累计主导参与修订国际、国家标准122项。为解决数据跨境难题,基地成立全省首个数据安全实验室,推进66家“企业外联APP”试点,扩大企业出海“朋友圈”。
未来,基地将聚焦产业集聚、数据安全、创新驱动等方面,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产业集群,在数字领域外商投资准入方面开展先行先试,推动数字服务出口提质,营造开放创新、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