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栖湾AI+产业社区开园 良渚新城以AI+赋能构筑创新策源地

2025-09-26 10:26:02

数栖良渚:

打造“AI+”企业的“栖息港湾”

对于追逐前沿的AI创新人才而言,良渚新城的吸引力源于一种独特的融合——这里不仅拥有深厚的生态基底、千年文明积淀的人文底蕴,还具备杭州城北核心区的优越区位优势。浓厚的创新氛围、触手可及的落地场景与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共同构筑起吸引他们在此“栖居”的坚实基础。9月25日,随着数栖湾“AI+”产业社区正式启航,良渚新城进一步打通从创意到落地的全流程培育链条,开启了以“AI+”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探索。

在良渚玉鸟集的“杭一末”咖啡店,每周四都会聚集一批来自上海、北京乃至海外的AI创新人才,他们在此自由交流技术、展示项目创意。这些创意,正渴望一片能够落地生根的土壤,让梦想得以启航,让人才安心栖息。

良渚数栖湾“AI+”产业社区的开园,为这类创新主体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栖息环境。数栖湾以“AI产业+创新人才+生态社区”为核心定位,在空间布局上融合“机会场、发酵场、发生场、自由场”等四类功能场景,不仅提供适配创新的物理载体,更构建了涵盖社群、资源、技术的全链条支持体系。开园当天,首批6位数字游民主理人正式入驻,8个“AI+”创新项目完成签约,标志着良渚数栖湾“AI+”产业社区正从规划走向实践,成为AI创新人才的“圆梦之地”。

“以前AI创业最发愁的就是办公空间和启动资金,现在数栖湾不仅提供300平方米以内房租全免,还有研发补助和算力支持,让我们能更专注于技术研发。”在开园活动现场,一位入驻创业者手持“数栖八条”政策手册,表达了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为了真正实现“栖于良渚,成于数字”,良渚新城从平台搭建与政策扶持两端同步发力。平台方面,数栖湾引入了由杭州资本发起,杭州市人才集团与专业团队共同组建的“杭创(人工智能)营”。该平台由杭创未来(杭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具体运营,依托“免费导师陪跑+专项基金投早投小”机制,为早期项目提供从创意到落地的全程助力。

政策层面,“数栖八条”专项扶持政策针对初创企业轻资产、小团队的特点,覆盖办公空间、研发投入、人才保障等全方位需求。“这些政策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滴灌’,确保资源向具有潜力的AI项目倾斜。”良渚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硬支撑”外,数栖湾同样注重“软环境”的营造。核心区位于良渚文化村玉鸟流苏一期,近千平方米空间兼具共享办公与社交交流功能;两翼则依托数栖·创新中心与数栖·杭创(人工智能)营,分别承接项目培育与成果转化,形成从“创意萌芽—加速成长—生态领航”的阶梯式培育链条。

在这里,AI创业者可以参与各类技术沙龙与资源对接活动,在协作氛围中激发灵感。良渚数栖湾将通过构建全类型空间与全周期支持体系,全方位助力AI产业创意落地和项目成长。

“AI+”赋能:

良渚新城产业生态全域升级

在良渚新城,AI不是孤立的技术板块,而是如“生态雨林”般渗透于千行百业。玉湖之畔,无人机将外卖“空投”至游客手中;良渚数字文化社区里,AI动画系统实现从设计到成片的智能化输出;良渚梦栖小镇内,设计团队用AI工具重塑工作流程。这些场景都是良渚新城紧扣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构建“AI+”产业创新生态的生动缩影。

“我们不追求‘大而全’,而是‘专而精’,从‘给政策’‘给项目’向‘给机会’‘给场景’迭代,推动AI技术在细分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良渚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一思路在“AI+文化”领域成效显著。以梦栖小镇、数字文化社区为载体,聚焦游戏、影视、动漫、设计、直播等赛道,良渚新城已打造约1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集聚企业超1500家,形成“数字+技术+内容”融合的产业集群。

这片产业沃土,为技术创新的“种子”提供了生长环境。良渚新城重点引入数字文化“硬科技”项目,已集聚水母智能、创想跃动等一批代表性企业:索以文化AIGC平台将原画设计效率提升300%,单集制作成本降低80%;水母智能自研“触手AI”出品的商业漫画、漫短剧全网播放量突破12亿次,传播覆盖超62个国家和地区;智海微推出WiseOcean企业级AI中间件平台,覆盖阅读、搜索、写作等领域,创作效率有效提升30%。

随着数栖湾开园,良渚新城在人工智能产业版图上再落一子,与梦栖小镇、数字文化社区等平台形成合力,加速构建开放、共生、持续进化的产业生态体系。

下一步,良渚新城将持续以良好的营商环境、梯度的政策体系与完善的资源配套吸引“新质生产力”人才,打造自然人文与数字生产力共生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树立开放、包容、和谐的良渚“AI+”产业生态新样板。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文/郭笄晓 何婷婷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