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信息港 “AI+教育”的“萧山模式”如何炼成?
日前,在萧山信息港小学的一堂AI通识课上,六年级学生们扮演起“AI训练师”的角色。他们通过向AI模型录入多种戏剧脸谱图像,不断调试参数,训练模型准确识别图像特征并进行语音播报。这一场景,正是萧山信息港与科大讯飞携手推进“AI+教育”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自2017年科大讯飞浙江总部——浙江讯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落户信息港以来,持续发挥技术优势,与萧山区深入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合作。信息港小学作为首批合作示范校,自2018年起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逐步构建“技术赋能+创新驱动”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
该校打造了以“智慧231作业管理模式”为核心的智慧作业系统,依托校本题库与学情数据图谱,实现精准教学与个性化学习。“星火教师助手”平台为教师提供AI备课、生成式课堂工具等全方位支持,有效提升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此外,浙江讯飞还协助该校开发普及型AI校本课程,推动人工智能与科学、英语、美术等学科的融合教学。
作为信息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点企业,浙江讯飞积极推广试点经验,承建了全区“双减”智慧作业系统,建设涵盖近百万题量的区校本精品作业库。学校教师通过智能扫描仪,实现作业数据的快速采集与智能批改。“通过错题知识点和数据分析,让教学更精准,本质就是减负增效。”浙江讯飞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浙江讯飞与萧山区教育局共同构建智慧教育“1+1+N”体系,包括1个“萧山教育超脑”、1个大数据平台及N类教学场景,目前已覆盖577所学校,服务教师2.5万余人、学生近18万名,形成教学类数据资产约380万份,为区域教育治理提供坚实支撑。
“萧山经验已成为全国智慧教育方案的重要参照,初步实现‘以科技驱动教育进步’的目标。”浙江讯飞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企业将与萧山继续深化“AI+教育”创新,共同构建区域教育大模型,深度赋能教学减负、科学教育及学生全面发展。
信息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产业社区联盟,持续聚焦教育这一关键领域,推动科技企业与萧山经开区中、小学及幼儿园等学校的深度合作,探索“校(园)企教育共同体”新模式,助力萧山区建设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为未来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