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发展轴空间专项规划获批实施

2025-10-17 14:56:28

近日,记者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安分局获悉,《杭州市临安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空间专项规划(2025-2035 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获批实施。

“《规划》聚焦‘强城、兴村、融合’三大核心任务,是指引临安破解区域发展不均衡难题、推动城乡深度融合的‘施工图’。”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安分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规划》将衔接引领临安全域近期137个重点项目建设,涉及总投资超600亿元,为“吴越名城・幸福临安”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力争成为浙江以“千万工程”深化城乡融合、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县域实践典范。

明晰空间布局 “一主两副N组团”串联城乡发展

翻开《规划》,一条贯穿临安东西的“幸福来临·科创产城”发展轴跃然纸上。

这条“轴”主动衔接杭州市市域发展轴体系,统筹构建城区、中心镇、重点村三级城镇村网络,形成“一主两副N组团”的空间发展布局,为城乡协同发展搭建起坚实框架。

“一主”即强化主城区引领作用,以锦城、锦北、锦南、青山湖、玲珑5个街道为关键支撑,打造区域发展“主引擎”。《规划》明确,临安主城区将定位为“杭州都市新城区、创新策源集聚区”,在功能上聚焦集聚高端产业、提升文化魅力;在支撑保障上,重点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增加绿地空间、改善人居环境,全面增强城区的吸引力与承载力。

“两副”以於潜、昌化两大副中心镇为桥梁纽带,发挥承上启下的枢纽功能。於潜镇立足中部区位优势,定位为临安区副中心城市及中部经济重镇,重点提升农旅融合发展水平与公共服务能力,辐射带动中部片区协同发展;昌化镇依托西部丰富的生态文旅资源,定位为临安区副中心城市及西部龙头重镇,通过完善交通网络、整合文旅资源,引领西部区域实现协同发展。

“N组团”秉持“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原则,以18个重点村为核心,辐射带动耕织原乡、天目叠翠、源头共富、多彩龙岗等16个片区组团发展。《规划》针对片区组团与重点村,提出“特色培育、抱团发展”的引导策略:产业上,引导各村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发展主导产业,避免同质化竞争;设施上,优先向重点村与组团倾斜配置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资源,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机制上,鼓励组团内村庄通过强村公司等模式实现抱团发展,共享资源与市场,激活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规划不是普通的空间连线,整个《规划》的引导逻辑,就是让城区这个‘大脑’更强劲,让中心镇这个‘腰杆’更坚挺,让乡村组团这些‘毛细血管’更通畅。通过发展轴将三者紧密串联,形成有机整体,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临安将通过建立从规划编制到落地实施的全链条保障机制,确保发展轴上每一个节点都能释放强劲活力,真正将这条发展轴打造成集聚优质资源、提升区域价值的“黄金”通道。

聚焦民生关切 破解“三大差距”回应百姓期盼

《规划》的生命力在于落地见效,更在于回应群众的急难愁盼。

数据显示,2024年临安城乡收入倍差已从十年前的1.75缩小至1.55,但“城里热闹、乡下冷清”的发展反差依然存在:中心城区贡献了全区80.5%的经济总量,经济上的小县大城特征明显;即便白牛村的山核桃、月亮桥村的民宿等已形成一定知名度的乡村产业,也面临产业链短、联动性弱的发展瓶颈。

“这些‘发展洼地’正是此次《规划》要重点攻克的‘硬骨头’。”《规划》编制团队负责人介绍,为推动规划落地落细,临安区围绕“强城、兴村、融合”三大方向,已系统布局并启动一批关键性工程项目,力求以点带面实现突破。

在“强城”领域,重点项目聚焦提升城区集聚与辐射能力。其中,作为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关键节点,青山湖国际科创中心项目集研发、办公、科技服务于一体,建成后将成为吸引高端人才与创新企业的“强磁场”,进一步夯实城区“创新策源集聚区”功能;吴越文化历史商业街区改造项目位于锦城街道,通过对老旧地块进行更新改造,深度融入吴越文化元素,打造具有辨识度的特色商业街区,既改善城市面貌,又提升文化魅力与消费活力,成为“文化强城”的重要载体。

“兴村”方面,项目核心是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如地处於潜镇与天目山镇交界处的天目未来谷项目,规划面积两千多亩,将打造集生态研学、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文旅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带动月亮桥村、光明村等重点村发展,有效吸引游客、带动村民就业,力争成为产业兴村的生动实践;“富美唐昌”农村综合改革项目以昌化镇白牛村为核心,联合周边村庄共同发展电商、林下经济、康养旅游等产业,通过组团经营、资源共享模式,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力争为“联村共富”提供可复制的范例。

“融合”领域聚焦打通城乡要素流动渠道。S214吴兴至建德公路临安段改建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临安与富阳等地的联系,提升区域交通效率,为人才、物资等要素流动创造更优条件,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交通动脉”;昌化镇、龙岗镇部分村庄的永久基本农田连片整治项目,通过对零散耕地进行整合优化,既筑牢了粮食安全防线,又为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助力城乡功能有效衔接。

在《规划》附件的项目清单中,137个标志性项目、总投资664亿元的“硬核”数据格外亮眼,其中大半实施类项目已明确时间节点与责任单位,为规划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

“《规划》获批不是终点,而是临安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做好规划‘后半篇文章’的新开始。”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安分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积极用好用活规划成果——既要结合发展轴重点项目、浙西天路户外圈项目,建好近期实施项目库、算好项目效益账,还要瞄准乡镇自然资源闲置、开发与生态保护冲突、政策适配性弱等痛点,以点带面探索闲置资源优化路径,全力争取省级政策试点,同步开展乡镇级自然资源空间优化研究,深化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生态资源换成绿色资本,让农文旅产品更丰富、绿色财富不断档、区域经济稳增长,为杭州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扛起“临安担当”。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刘园园 通讯员 冯军 帅彤心 曹清辞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