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新城玉湖周岁记: 一泓碧水润出城北产城人文融合新图景





市集摊主在微风里摆开文创好物,孩童的笑声跃动在彩色步道上——11月5日,良渚新城玉湖综合体迎来开放一周年。
围绕“一个湖到一座城·玉湖的秘密”,11月1日至9日,玉湖推出周年庆系列活动。“城市爆改计划”同步启动,城市更新论坛、公园社造行动、公共艺术装置展等接连登场,市民既可在市集游园中感受城市魅力,亦能在“玉湖老友记”中重温湖城相生的温暖故事。这场融合艺术、生活与商业的周年庆典,既是玉湖过去一年的发展缩影,更是良渚新城践行“以湖兴城、以湖兴业、以湖蕴文”发展路径的生动注脚。
照见“城”长
玉湖重塑杭州城北活力版图
一个湖,用一年时间,写下一座城的更新叙事。
时间回溯至一年前,玉湖一期、二期揭开面纱,将一泓碧水融入城市肌理。短短一年,这座被称为“没有天花板和围墙的艺术馆”的杭州新晋网红地标迅速“出圈”。
超70场活动在此举办,近600万人次游客到访,87批次来自香港、北京、四川、江苏、安徽等全国各地的考察团来此调研——清晰可见的数据背后,印证着玉湖作为“杭州城北现象级地标”的引力,更昭示其独特的“场域精神”:一种在新时代下孕育新型城市文化场所的生命力。
一湖碧水,何以点亮一座城的未来?玉湖的答案,就潋滟于清波之间。
从央视体育频道在此搭建世界杯预选赛前方直播间,创新湖畔消费新场景,到联动在地居民、学校、社群与品牌开展多维共创,丰富“100种玉湖生活”体验,再到携手新锐品牌打造快闪店与艺术装置,推动潮流与自然深度融合,玉湖不断拓展功能边界,推动城北向“湖区+商业+产城全生活链”的复合型生活方式中心升级。
“玉湖的成功,关键在‘人’,核心是‘生活’。”一位见证玉湖从规划到落地的“老友”道出了这片水域活力共振的根本。
正是这份以人为本的初心,让湖与城的联结日渐紧密,一条融合产业集群、休闲生活、文化艺术与商业配套的全链路,也随之愈发清晰,玉湖功能深度与辐射能力持续增强。
今年10月,余杭美术馆正式开馆,玉湖文化能级全面跃升,为区域注入更深厚的人文内涵。与此同时,玉湖三期正有序推进,将通过新建观景平台、生态绿道、泵道乐园等设施,进一步补强良渚新城商业商务与文化生态功能。
从生态水域跃升为活力城市枢纽,玉湖凭借复合型业态与多元活动链接生态、文化与商业,不仅重塑城北生活方式,更逐步成长为“产城融合、湖城共生”的城市更新典范。
此时,湖水中映照出的,是一座新城面向未来的生长姿态。
激荡产业
良渚文化基因孕育新质生产力
玉湖,携带着良渚文化的深厚基因,在良渚新城这片产业热土上,激荡起“以湖带产、以产兴城”的共振涟漪。
开放一年来,湖畔日益浓厚的人文艺术氛围与不断富集的文化资源,形成的“强磁场”效应,正加速一批创新型企业奔涌而来。
索以文化借助AI技术将动画制作效率提升3倍;守川文化成功将热门游戏IP转化为数字艺术藏品;曼龙科技将技术服务融入产品流通全链路……湖区北侧,华润润珹置地中心伫立,300余家企业汇聚于此,构建了集总部经济、文创办公、数字内容的产业生态圈。梦栖小镇、数字文化社区、良渚数栖湾AI+产业社区相继落地,使“文化+科技+生活”形成闭环。
如今的良渚新城,不仅是“诗意栖居”的理想生活地,更是数字经济、生命健康、AI创新的产业高地。
良渚新城积极构建以数字技术为驱动的文化产业新生态,持续推进“数字+技术+内容”深度融合。目前,已吸引1500余家企业入驻。与此同时,生命健康产业蓬勃发展,良渚生命科技小镇已招引培育相关企业400余家。2025年,小镇内上榜准独角兽企业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
眼下,良渚新城正以玉湖为“玉”、周边区域为“金”,持续深化与湖区资源紧密协同的产业布局。在政策与空间双重支撑下,良渚新城持续导入高能级项目,不断放大玉湖“金名片”效应,推动新能源、生命健康、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加速向商务核心区集聚,进而辐射带动全域能级提升。
接下来,良渚新城将进一步串联双遗文化,完善城市生活配套,打造高能级产业空间,持续增强城市综合影响力,致力于将玉湖建设为良渚文化大走廊上融汇文化与产业的重要地标。
正如良渚新城管委会负责人所言:“五千年文明的回响,将在良渚新城玉湖畔延续。我们将继续以水为媒,书写产城人文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