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与民间艺术薪火传承计划——第三轮‘工艺美术大师带徒学艺’”顺利结业

2025-11-06 08:42:12

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杭州是“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以深厚的人文历史滋养了无数能工巧匠,他们以匠心守护传统,以创新开拓未来,共同铸就了杭州独特的文化景观。

配图1

大师带徒,薪火相传。

11月5日,“工艺与民间艺术薪火传承计划——第三轮‘工艺美术大师带徒学艺’”项目结业活动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扇、伞博物馆)举行。项目主办单位杭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数字经济局)、杭州市园林文物局领导出席活动。

在结业活动中,授予带徒授艺的5名工艺美术大师表彰证书,向15名满师结业的徒弟颁发了结业证书。

自2012年以来,“工艺美术大师带徒学艺”项目已举办三轮。与前两轮不同,2022年至2025年举办的第三轮项目以“三年带徒+社会传承”两大板块同步推进,扩大传统工艺“传承+传播”平台。

其中,“三年带徒”由两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鸡血石雕钱高潮、手绣金家虹,三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扇艺孙亚青、南宋官窑瓷金国荣、玉雕翁祝红,以“传承+创新”为目标,悉心培养了15名新一代传承人。

配图2

“社会传承”在以往短期传习班的基础上,举办了1个扇艺短期传习班,招收学员25名,并新增讲座、巡展、乡村传承等多种形式,在杭州相关区县以及省外对口帮扶地区四川省甘孜州、新疆阿克苏等建设社会传承工作站,开展跨省文化交流、省内社区传承及专题活动等,有效推动了工艺美术的普及与社会认同。一方面,为杭州市工艺美术领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了新模式;另一方面,为积极探索共同富裕下的文化先行开辟了新路径。

配图3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金家虹感慨道:“三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徒弟们进步显著,我自身也获益良多。最令我欣慰的是看到年轻人在当下环境中仍能沉下心来,保有对技艺纯粹的热爱,这十分难能可贵。我相信,未来他们必将拥有更广阔的舞台。”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钱高潮说:“三年时间里,徒弟们的石雕技能更加熟练,更在专业领域取得了荣誉,这对年轻人来说是很大的鼓励,尤为可喜的是,我们培养的很多工美人才愿意留在杭州,这对杭州的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孙亚青说:“‘大师带徒’为想学工美艺术的年轻人提供了宝贵的平台,而我们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也需要年轻人的积极参与,非遗技艺的永续传承,根基在技艺,希望在青年,他们带来的创新思维为传统创作注入了活力,我对此深感欣慰与自豪。”

据统计,三轮项目的53位徒弟中,已经产生3名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15名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9名市区级非遗传承人、30余名各级工艺美术师、1名杭州工匠、10余名区级工匠、12名杭州市C类和E类人才,获得工艺美术类奖项300余个。

配图4

钱高潮的徒弟夏琳璐说:“三年来跟随钱高潮老师研习‘鸡血石雕’,我收获颇丰。鸡血石本身便是大自然的神奇馈赠,每一次雕刻都仿佛是在与自然深度对话。未来,我希望能将这门石雕技艺的感悟,拓展应用至金属或木材等领域,它是一门极具衍生潜力的艺术。”

“工艺美术大师带徒学艺”项目形成了充分调动政府主导力、平台统筹力、个体创造力、社会凝聚力“四位一体”的杭州模式,成为杭州推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发展的鲜活样本。

据了解,杭州市于201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创意城市网络“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认定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扇、伞博物馆)等十大“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传承基地,在全国率先推出“工艺与民间艺术薪火传承计划——工艺美术大师带徒学艺”项目,并先后授予钱高潮、金家虹等8个大师工作室为“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薪火传承计划”工作站,作为杭州推动“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配图5

中国工艺美术史家尚刚表示:“杭州是工艺美术发展的沃野,而‘大师带徒’项目则进一步激发了这片土地的创作活力,为全国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他还强调,工美创作应遵循一个历久弥新的基本原则——作品要兼具经济、实用与美观三大特质,这才是工美创作经世致用的价值所在。

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遵循“八八战略”总蓝图,持续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建设和世界一流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推动杭州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艺与民间艺术行业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杭州在圆满完成前三轮项目的基础上,将开始第四轮“工艺美术大师带徒学艺”项目的筹备工作,并计划于2026年正式实施。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记者 王潇雨 通讯员 叶秋蕙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