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造”何以风靡非洲?这场中非经贸盛会上“余商”揭晓答案
昨天上午,第四届中非经贸西湖大会暨中非经贸合作资源对接会在余杭启幕。近百位外商、非洲部长、大使级官员,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共话合作、共谋发展。
在产品展示区,卢旺达籍社媒运营专家Idi Mukeshimana格外引人注目,他正忙着为来往客商讲解百佳荟集团的家用DIY太阳能电池板。展台中央则陈列着其他耐腐耐磨五金件、定制化小家电、节能照明灯具等展品,件件精准击中非洲市场的需求痛点。仅经过短暂的交流,一位非洲客商便表露了合作意向。
这正是百佳荟以本地化布局打通中非合作壁垒的一角。“这些产品都是我们根据非洲客户的环境特征、消费习惯进行研发制造的。”百佳荟集团董事长王跃能介绍,目前公司已在非洲布局了3个海外仓、近30个运营中心,业务覆盖25个国家。每个运营中心都能提供“一站式”洽谈、采购、售后服务,让本地采购商支付订单后,可以直接从海外仓取货。
百佳荟的成功并非个例。本次大会共有50余家余杭企业参会,其中不少企业的“闯非”经验引发广泛共鸣。
主论坛上,华立集团董事会主席、中非民间商会荣誉会长汪力成登台分享了中非经贸合作的实践路径。作为深耕非洲数十年的“排头兵”,华立通过建设境外工业园,提供厂房租用、行政审批、客户拓展等一系列本地化服务,助力400多家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大展拳脚。目前,华立集团正在加快建设位于摩洛哥的工业园,助力更多中国企业进入非洲。
建材“出海”分论坛上,中国建筑建材品牌“出海”非洲联盟创始成员——千年舟集团副总经理陆欣悦分享道,企业依托国内智能工厂的硬核实力,将自主研发的细木工板、生态板,以及核心拳头产品石墨烯黑金板推向非洲市场。
余杭企业的非洲征程背后,是区域开放战略的有力支撑。近年来,余杭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与中非合作论坛框架,积极链接非洲市场。早在2019年,余杭区便与南非莎拉巴特曼市签订《建立友好交流城市关系备忘录》,助力推动中非经贸合作迈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截至目前,辖区内与非洲开展经贸往来的企业已超300家。今年前三季度,余杭对非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7%,开放动能持续释放。
本次大会上,中国国际商会杭州余杭商会还与杭州中非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重点围绕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搭建对接桥梁,依托中非桥“好望计划”“拉非客”等“出海”项目及“非洲好物节”等活动,推动余杭企业对非经贸合作。
未来,余杭区将持续优化对非贸易服务,进一步提升“余杭制造”“余杭智造”在非洲的影响力,让“余商”这艘航船在中非合作的浪潮中驶向更广阔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