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三条生态廊道焕新开放 河道边四季皆景还有文化味

2025-11-20 14:55:48

隽家塘河田埂趣事节点。 拱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供图

由拱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精心打造的陈家桥河、隽家塘河、界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于近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正式向市民开放。这不仅是三条滨水生态廊道的新生,更是一段连接古今、融合自然与人文的城市诗意实践。

陈家桥河与隽家塘河在上塘街道交汇,陈家桥河改造范围东起东教路、西至茶汤路,全长290米;隽家塘河改造范围从沈半路延伸至热水河,全长750米。位于康桥街道的界河,改造范围自沿山港至石前港,全长2000米。

此次提升,对三条河道沿线陈旧的混凝土路面进行全面翻新,将破损廊架更换为兼具艺术感与实用性的文化廊架,并增设休憩座凳,满足市民漫步、小憩的需求。绿化方面,保留原有上层乔木并精心修剪,在关键节点增植海棠、樱花等开花亚乔木,营造春夏有花、秋季有色的景观效果;下层植物通过梳理与补植,形成疏密有致、层次丰富的灌木组合,既保障了临水空间的安全性与通透性,也打造出四季变换、步移景异的景观长廊。经过系统提升,三条河道焕然一新,成为串联居民日常的“安全回家路”“快乐上班路”“幸福通勤路”。

以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文化遗存为主的水田畈遗址位于隽家塘河沿岸。此次生态廊道建设,通过一组组青铜雕塑、一面面夯土浮雕,生动再现先民耕作渔猎、傍水而居的生活图景,让沉默的历史在河畔“开口说话”。

如今,漫步隽家塘河畔,不仅可赏水清岸绿,还能在步移景异中“触摸”五千年前的稻作文明。生态廊道不仅是一条健身休闲的绿色通道,更成为一座可漫步的“历史博物馆”,为城市滨水空间注入文化韵味。

界河(石前港—康政路)南侧地块因铁路贯穿,长期处于管理盲区,违建杂乱、绿化被占为菜地等现象屡见不鲜。此次通过多方协调,联动铁路部门与属地街道,实施精准攻坚:拆除违法建筑、恢复绿化功能,并在南侧绿化带中新增游步道,实现与石前港绿道的无缝贯通。

曾经被遗忘的“尴尬”地带,如今成了整洁有序、绿意盎然的城市休闲空间,不仅提升了区域环境品质,更切实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难题,成为拱墅区以生态建设推动基层治理的生动写照。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任彦 通讯员 郑佳佳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