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彰显高质量发展 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善风采

2025-11-21 11:07:23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五年,也是杭州在“八八战略”指引下,砥砺奋进、精彩蝶变的五年。

五年来,西湖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忠实践行“民呼我为”,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首善之区,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担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系统性、突破性、标志性成果,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厚重提气的时代答卷。

一是高质量发展扬帆奋进。五年来,西湖区经济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1587.6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2331.5亿元,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年均增长5.1%,稳居全国百强区前列。我们着力构建“三创融合”现代化产业体系,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商业航天三大特色产业。全市首发未来产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高规格举办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成功入选全省商业航天未来产业先导区。具体成果上,成功创成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集聚数字经济上市企业11家,综合评价指数稳居全省前三;紫金港科技城打造“魔搭社区”线下开发者中心,全力推进“中国云谷”产业地标建设,云栖小镇上线首个商业卫星全产业链“超市”,加快从云计算到太空智算的“二次飞天”;通过深化区校协同落地项目上千个,推动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聚势成链,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并获财政激励。

二是高能级创新引领未来。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策源实力实现历史性突破。全省唯一的国家实验室落地运行,“117N”实验室体系迭代升级,国科大杭高院、西湖大学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指数、科技进步创新指数、科技人才发展指数等关键指标位居全省前列,连续三年蝉联省“科技创新鼎”。高标准布局五大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入选省级试点,环浙大玉泉人工智能创新谷、西湖云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基地等一批科技转化载体集结就位,市级概念验证中心数量全市第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高效畅通。社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西湖英才”项目成果丰硕,引育国家级领军人才、海外优青项目入选数居全市首位,孕育出游科互动、云深处等杭州“六小龙”。

三是高效能改革熠熠生辉。我们坚持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因地制宜承接落实重大改革,系统实施战略变革、空间变革、动能变革、组织变革、作风变革、机制变革,尽显力度与温度。我们持续优化机构设置,完成紫金港科技城和西湖大学城“双城合并”,新组建云创集团、康养集团等市场化主体,六大国企主体信用评级全覆盖,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成立全省首家知识产权投行和专利开放许可路演基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领先。迭代升级增值服务体系,创新推出政务服务“六办六进”,上线全国首个“西湖企服”AI数智平台,建成全国首个NFC政务“碰一下”服务专区,实现高频事项“一碰即办”,“科技八点半”“西湖链链看”等品牌持续擦亮,营商环境无感监测指数居全省前二。“民呼我为·西湖码”获国务院推广,“一指减负”“探索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新机制”“数字生活街区改革”等8项改革获评全省改革突破奖、数量全省领先,“AI技术融合应用于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探索大视听产业一站式服务改革”“随迁子女入学‘一件事’改革”等3项改革获评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数量全省领先。

四是高水平开放出圈出海。西湖区“两镇六街区”建设全面启动,成为文旅融合与城市更新重要载体。艺创小镇孕育的现象级“爆款”《黑神话:悟空》斩获国际大奖;“种地吧少年”成为文旅破圈品牌;留下老街1129社区中心再现千年宋韵;三墩五里塘东巢·碾米厂焕新出圈;转塘“BAC·艺术社区”成为杭城打卡新地标;天目里国际街区Plus版全新亮相;文三科技市集获评省级重点文旅市集。我们以“两镇六街区”为牵引,推进之江文化产业带核心区、环西溪影视产业带建设,省“四馆一中心”、M511等重大文化平台重磅亮相,文化“新三样”出海改革有力推进,全省首个网络微短剧审查中心落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入选数量,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千帆出海”重点项目数量均居全省第一,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百强区综合指数排名第四。云栖大会、空天信息大会影响力持续放大。

五是高颜值城乡大气精致。西湖区精雕细琢推动城乡风貌蝶变,呈现城、乡、生态交融共美的生动画卷。城市更新迈出坚实步伐,未来社区创建全面推进,41个社区入选省级未来社区,220个老旧小区改造实现四年行动两年完成。未来乡村绘就和美图景,成功创建省级示范乡镇3个、未来乡村12个、和美乡村3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覆盖率100%,覆盖率位居全省第一。乡村产景深度融合,新茶饮高质量发展大会成功举办,村级留用地开发的“西湖模式”成为全市共富样板,“千万工程”西湖实践获全省推广。生态本底持续靓丽,“三生”融合取得突破,连续三年蝉联“大禹鼎”银鼎,西溪湿地跨区域一体化保护管理机制成为全国试点。科艺赋能激发动力,“科技村长”引领产业升级,“艺术村长”获评省艺术乡建典型案例。

六是高品质生活闪亮杭城。我们精准锚定“一老一小”“一菜一早”等小切口,推动“七优享”工程落地见效。就业大局稳定扎实,“三好就业”等招聘品牌越擦越亮,青年留杭第一区建设有力推进,就业精准帮扶体系不断完善。教文卫事业亮点纷呈,入选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阅读第一区”建设全面推进,“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全覆盖。“城市医联体”合作深化,首创“西湖家医有约”平台、首发“七码合一”疫苗身份证,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一老一小”服务优质普惠,建成63个幸福民生综合体,入选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幼儿托位千人比超额完成目标,暖心服务托起“朝夕美好”。“大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助残就业共富”场景列入国家级试点并全国推广。

回望“十四五”,西湖区以奋斗为笔,以实干为墨,在时代画卷上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展望“十五五”,新的征程已经开启,西湖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委全会精神,紧扣省委132总体部署和市委任务要求,继续以“八八战略”为指引,坚决扛起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善担当,纵深推进“六六行动”,把牢人工智能核心变量,全面打响“两高两区”总品牌,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杭州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贡献西湖力量,谱写更加壮丽辉煌的新篇章!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西湖区委书记 董毓民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