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绘就家门口的幸福生活新画卷
初冬时节,漫步曙光路,浙江图书馆围墙打开后让空间更显开阔,周末的“假日书市”借此“伸筋拔骨”,书香四溢。从千余种旧书到文创周边,从“阅见西湖”文化空间到四条文旅走读路线,位于西湖区北山街道的这条交通干道,眼下已成为串联西湖风光与人文底蕴的“阅读街区”。
这些关乎民生福祉、品质生活的美好变化正在悄然发生。“十四五”期间,北山街道以打造“家门口的幸福生活”为目标,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书香浸润、温暖关怀、宜居环境、绿色生态、平安守护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以人文温度
绘就“全龄友好”图景
面对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44%的现状,北山街道建成6个老年食堂和助餐点,完成52户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并针对独居、空巢等重点老人,免费安装包含拉绳报警器、红外感应器和门磁感应器在内的“安居守护三件套”,为老人生命安全增添防线,形成了“硬件改造+软件服务+智能守护”的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在关爱“一小”方面,北山街道联合新东方浙江学校开设寒暑假共享自习室,并通过“北集星·心耀曙光”党建品牌,整合辖区资源,连续举办两期假日学校,惠及辖区青少年约200人次。
在悉心照料“一老一小”的同时,北山街道以“阅读+”为引擎,助力西湖区打造“阅读第一区”。新华书店·阅享北山书房全新亮相,让辖区阅读空间真正实现“串珠成链”——从浙江图书馆到晓风书屋,从杭州图书馆少儿分馆到社区西湖书房,阅读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书香北山、弥陀灯火等四条文旅走读线路,让阅读融入街巷,成为融合历史、艺术与生活的城市生活方式。与此同时,依托西湖畔40余家文教单位资源,北山街道精准发力数字文创、创意设计等新赛道,新引进“宝贝王动漫”等12家优质企业,涵盖影视传媒、动漫游戏等多元领域,产业集群效应凸显;深挖戏曲文化资源,推动《青蛇》《苏东坡》等经典剧目数字化开发,着力孵化面向未来的文化精品。
此外,北山街道联动西湖区民政局,构建甜蜜经济产业园,在蝴蝶谷落地西湖区首个户外结婚登记颁证基地。在这里,新人可化身主角,沉浸式演绎专属爱情剧本。在北山街道的规划中,以蝴蝶谷为原点,串联黄龙饭店、黄龙洞等节点,一个“文化演艺+甜蜜经济+文旅融合”的创新消费场景正在缓缓铺开。
用精细治理赋能城市更新
“一菜一早”升腾的烟火气,承载着北山街道的民生关切。作为社区居民的“菜篮子”,王家弄与松木场农贸市场先后完成升级,从传统市集蜕变为现代化购物综合体。松木场农贸市场经过提升改造,成为990平方米的“活态美术馆”式菜市,引进新茶饮、轻餐饮等5家品牌,市场日均人流量超800人,月销售额达500万元,真正实现了“菜篮子”让百姓越拎越舒心。
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举措。宝石、友谊、金祝、沿山河等4个老旧小区在2024年完成改造,实现“逆龄蝶变”,此后物业团队提质升级更让居民享受到规范、优质的服务。在友谊片区,24小时服务岗随时响应需求,“一老一小”定制服务精准对接特殊群体;保俶小区以100%物业费收缴率与0信访投诉证明了居民认可;松木场与上保社区打造“还可以合作社”激发居民自治动能。
街区治理理念同步升级。北山街道联动7个社区、525家底商、91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推动“北集星·心耀曙光”街区式党建试点工作,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街区治理共同体。如今,弥陀寺公园、北山书房、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等空间,已成为街区联建议事、商户联合活动的重要阵地。
在基层治理方面,“北山蓝”品牌建设让民生温度贯穿“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全程。“规范蓝”通过“123N”执法模式化解矛盾;“数智蓝”依托“1+5+N”体系实现“一屏统管”;“温情蓝”推行“免罚清单”和“你好创业者”服务。与此同时,“北山义哥”群防群治品牌整合400余人,组建8支巡防队伍,累计化解矛盾纠纷230起,让辖区矛盾纠纷总量明显下降。
基层民主实践同样亮点纷呈。今年4月,北山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成为浙江省两个“巾帼建言”法律意见征集站点之一,截至目前,已举办3场接待、座谈和调研活动,67名女性参与,收集到涉及民生保障、劳动权益、妇女保障、社会治理等各类立法建议百余条。其中,“提高托育师准入条件”“强制投保机构责任险”“完善托育机构行政处罚情形”等3条建议被全国妇联采纳。
生态环境建设也硕果累累。今年1月成立的北山生物友好绿色联盟,联合省市环科院、杭州图书馆少儿分馆等共建单位,建成全省首个生物多样性主题书房,借助“杭小图直播间”推出全省首个文“学”生物多样性品牌,累计开展主题活动16次,参与1300余人,让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从养老育幼到书香浸润,从文创产业到甜蜜经济,从菜场改造到小区蝶变,从街区党建到智慧治理,北山街道用五年时间,将“品质生活”从愿景变为现实。这里的每一处改变,都印证着“民生福祉无小事”的执政理念,展现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实践。